善養心者高壽
唐代藥聖孫思邈,以獨特的見解和精湛的技術,實踐了養心的保健養心法,壽高101歲。白居易詩云:「心有千載憂,身無一日閑」,說的是心裡、身體沒有一天舒服的。清代學者石天基也說:「身安不如心安。」
實踐證明,一個人只有物質生活,缺乏精神生活的調劑,就不能保持心理平衡,造成生理功能紊亂而導致疾病。心理學家認為老年人要學點養心法:
一、心平。心平則氣和,古人說:「保持平和的心態,正確處理人際關係,以誠待人,胸懷坦蕩,可減少不必要的壓力。心理和情緒上的平和,使人體各器官分泌和免疫功能正常,減少疾病,延緩衰老。」牢記「知足者常樂,能容者自安」的名言,因心理平衡卻掌握了健康的鑰匙和生命。
二、心寬。「心底無私天地寬。」人在日常生活中,難免出現不如意和煩惱,有些事往往會使人想不開,而心寬對一時的思想疑慮和不良情緒有化解的作用。
三、心閒。在放鬆精神壓力狀態下,可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及機體功能的恢復。古人說:「老人要心閒,閒則樂餘年,閒則養心,閒則怡情。」內經云:「心安而不懼」,保持內心的安詳,是克服浮躁,細品人生的關鍵。
四、心靜。就是靜養心神。諺云:「心靜生慧,靜可養神。心靜能醫治心靈的創傷,獲得健康長壽。」心靜可克服固執己見,遇事冷靜,避免怒火,平衡心理,增強自控能力;心靜,使自己身體、精神協調,維持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