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訊】
一般電池都是通過化學能直接轉變為電能,靠電池內部自發進行氧化、還原等化學反應的結果。正極組成氧化劑,負極組成還原劑,這種反應分別在兩個電極上進行。別小看一顆小小電池的用途,在英國,一年之內電池可以使用掉6.8億顆。因此,電池可以說是日常中,最常使用的科技產品之一了。
影片中,紅色部分是正極,其製作材料多為金屬氧化物,如二氧化錳、石墨、二氧化鉛、氧化鎳等。黑色部分是負極,其材料充當氧化劑,如鋅、鎘、鉛等活潑金屬和氫或碳氫化合物等。兩極由電池內襯隔開,負極全是想要逃跑的電子,只有在外部連接線,負極的電子便會從負極向外移動,流經迴路到正極形成完整的電路。

電池經過一系列的製造完成出品!(以上圖片皆來源:翻攝youtube)
據了解,通過機器,這些針管都會被加入在電池中。完成一系列的組裝后,還需要對每顆電池進行測試。如果電池內部出現損壞,那麼將會短路,電池便沒有任何用處。排除掉故障以後,貼上標籤,電池就這樣生產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