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不生 2017年臺灣老人多過小孩

(Nora's Photo/CC by 2.0)
(Nora's Photo/CC by 2.0)

【記者張毅/綜合報導】
世界各國正逐漸面臨人口結構老化問題,臺灣也不例外,內政部統計2015年全國的「老化指數」為92.18,最快2017年就會破百,當指數大於100,就表示全臺老人比小孩還要多;目前全臺灣32縣市當中,已有14個縣市老化指數破百。

中華民國財政部比較2001年、2013年綜合所得稅的申報情形,也印證臺灣單身、不婚、不生及老化的情形,愈益嚴重。財政部統計處指出,2013年綜所稅結算申報戶數已達600萬戶,較2001年的479萬戶,增加了103萬戶,成長2成多。

其中單身申報戶達311萬戶,已超過總申報戶半數,比12年前多了4成,也多過於有配偶的家庭。

311萬戶單身申報戶中,又以完全沒有扶養親屬的增加最多,比12年前增加了55萬戶。另外,報稅戶成長2成多,但扶養人數卻逆勢下降。有配偶且扶養2人以上的申報戶,比12年前減少11萬戶;有配偶且扶養1至2人的家庭戶數雖有成長,但因趕不上總戶數成長的幅度,占比較12年前少了百分之2點6。從數據來看,單身戶比有偶戶多,代表不婚的人口逐年增加;而有偶戶扶養人數愈來愈少,顯示生育率逐年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報稅戶愈來愈老」,20歲至30歲的申報戶占比逐年減少,31歲以上申報戶占比則逐年遞增。成長最多的是51歲至60歲的報稅戶,比12年前的55萬戶多了47萬戶,成長近9成。報稅戶愈來愈老反映人口高齡化現況,顯示人口年齡結構的改變。
為何不婚不生  造成這些現象形成的原因有下列幾點:

1、薪資長期停滯不前

1994年以前,臺灣經常性薪資成長率和實質GDP成長率的趨勢幾乎一致;自 1994年後,兩者的走勢逐漸脫鈎,薪資成長幅度明顯低於GDP成長幅度,且幅度愈來愈大,說明了近 20 年來,經濟成長並未帶動薪資水準同步向上提升。初出社會的年輕人,養活自己可能都很辛苦,若想要結婚、生小孩,那負擔勢必更沉重,讓許多年輕人寧願不婚、不生。

2、價值觀改變

不婚族群增加,而已婚族群不生的比例也越來越高。現代的人較注重個人的自由與生活享受,認為沒有了小孩的牽絆,夫妻倆更自由自在,不用負擔小孩的照顧與費用,也很幸福。失去了傳宗接代的觀念,就更不願意去承擔養兒育女的重責大任。

3、高房價

房價長期居高不下,薪資又沒調漲,讓年輕人想要存錢買房更加困難,自然更不願意在沒有存夠買房的錢之前,又要負擔養育子女的費用。

4、高等教育的普及

高等教育的普及,在臺灣的年輕人不管會不會讀書,幾乎人人都可以上大學,一來延遲了就業時間,也讓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提升了女權意識。現代女性已有能力可以維持經濟獨立,若沒有遇到合適的對象,她們絕不願勉強去結婚,更不會為了經濟或生兒育女的因素去結婚。

延伸閱讀
敗犬心聲
2016年05月23日 | 8年前
單身女子的愜意生活
2016年05月23日 | 8年前
人口快速老化 芬蘭大修健保制度
2015年11月10日 | 9年前
失與得
2015年10月04日 | 9年前
研究:結婚能使人更長壽幸福
2015年08月09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