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學貸利率 教部:可與銀行協商
根據教育部統計,台灣94萬人肩負學貸壓力,其中更有3.3萬人因月收入不到3萬元必須緩繳,國民黨立委曾銘宗3日提出,政府最好與銀行協調,將學貸利率調低。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表示,目前就學貸款銀行利率為1.6%,是否再降低,都可以再與銀行協商,看具體怎麼給予協助。
李彥儀回應立委質詢時提到,關於弱勢生學貸的利息部分,主要是由教育部補貼,利息不會加注於弱勢生身上;她強調,若不是弱勢生,但同樣面臨貸款壓力需要協助,教育部也會依情況進行協商。
為減輕社會新鮮人的壓力,教育部日前宣布,月收入新台幣3萬元以下、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的學貸者,申請緩繳學貸的次數可從3次增加為4次,也就是可延至畢業5年後才開始還款,預估教育部每年將增加新台幣2.6億元的利息補貼。已在2016年5月27日生效。李彥儀說,相信這樣平均下來,會慢慢減緩還款壓力。
此外,對於高中職階段已有很多人在背債的問題,李彥儀回應,針對教學還有多少隱形成本,是否由政府協助,目前教育部還未有相應的措施,但是接下來會與各學校進行溝通,了解具體情況再研議如何解決。
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認為,學貸利率調低是枝微末節的辦法,沒辦法解決,根本問題是學費問題。林柏儀表示,學生念書為什麼要借學貸,因為學費很貴付不起,學貸只是把學費壓力延後到就業,所以根本應該要檢討學費。在美國,好的大學,學費收入只佔17%,主要經費是來自政府以及社會捐獻。但台灣私校卻有七成收入從學費來。
所以高教工會主張,私立學校學費要降低,而政府補助應該要增加,這件事情做好後,學生自然沒有學貸壓力。
學者:應補貼真正需要的學生
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兼系主任戴伯芬則認為,有些是因為學貸利率很低,家長就叫學生去辦學貸,造成「假學貸」的出現,若政府一味的補貼,會有問題。
戴伯芬提到,英國的做法是學生畢業之後的薪水與學貸有對價關係,若是畢業後3、5年都找不到工作,就不用馬上還錢,但若畢業後找到很好的工作,事實上付得起學貸就要還錢,「浮動式的學貸與畢業後的薪資綁在一起,這樣比較合理」。
戴伯芬認為,若政府要補貼學貸的話,不應該只是一視同仁的補貼,例如假學貸就不應補貼;畢業後找到高薪的人,也不用補貼,但找不到工作就應該補貼他,「就是把有限的納稅人的錢,用在刀口上,補貼真正要幫助的學生或就業弱者比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