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A非萬靈丹 邱俊榮:簽署對象很關鍵
世界貿易繼續走向自由化、便捷化已是無法阻擋的趨勢,但如何選擇自由貿易的對象,卻攸關台灣經濟的興盛或衰敗。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表示,過去政府常拿韓國FTA覆蓋率來恐嚇國人,但其實簽署FTA要非常小心,不好的FTA不僅對產業不利,長遠來看,甚至會拖累台灣產業轉型進程,因此他建議,政府選擇FTA對象,應建立「一般性原則」。
過去外界常有人認為台灣產業出口到中國已大幅衰退,為何還不趕快簽服貿、貨貿?邱俊榮表示,台灣過去與中國簽ECFA,現在又想簽服貿、貨貿,為的就是增加到中國的出口市場,但2014年中國市場進口增加最多的是德國,增幅超過10%,其次是澳洲、美國、日本、韓國,反觀台灣卻大幅衰退10%,而上述這些國家中,卻只有台灣有跟中國簽ECFA,「所以簽ECFA也沒多大用處。」
簽不好的FTA 可能拖累產業轉型進程
「其實簽署FTA有引導國家資源利用的效果,所以要非常小心」,邱俊榮舉例,若目前只有一個國家跟台灣簽署FTA,我方生產產品出口到該國不用關稅,就會引導我方資源生產該國想要的產品、迎合該市場,但該市場若不想要高品質產品,長期而言反而會拖累台灣產業轉型的腳步,造成負面衝擊。
「簽ECFA也是一樣」,邱俊榮說,從靜態角度來看,過去台灣已大量出口石化、機械、紡織、中上游汽車零組件,所以一定會要求陸方降稅,但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再簽貨貿、降為零關稅後,又會投入更多資源到這個產業,只會讓台灣更依賴中國市場。
政府應思考 如何有效運用資源才是關鍵
邱俊榮認為,ECFA的效果之所以那麼差,是因為石化、紡織、汽車零組件等早已是「台灣已經在出口」的產業,且被納入降稅的又都是中共紅色供應鏈想要發展的東西,因此簽署FTA若只是從靜態角度來看,就會陷入像政府宣稱的「韓國FTA覆蓋率很高」、「別人很多東西都能免關稅,台灣只有一點點」等思維。但台灣這麼小,資源如何有效運用才是關鍵,這也是政府最應該思考的問題。
邱俊榮認為,台灣產業的出口結構,可能是世界上主要出口國家中最特殊的,「因為台灣生產最終產品的下游廠商不多」。他解釋,台灣產業之所以多以中、上游為主,是因為下游產業多已大量西進中國,然後再回過頭來買台灣的中、上游產品,但這種出口其實很危險,除非對外投資不斷增加,否則就會出現當前台灣出口連十幾黑的困境。
邱俊榮接著說,由於目前台灣的下游產業幾乎被淘空,因此所有的資源都往上游跑,上游廠商被養得又肥又大、會過度生產,就導致低價搶單,且因為最終產品的訂單又不在台灣身上,所以會依賴對岸的下游廠商,「但現在所有答案都已揭曉,中共的紅色供應鏈被養出來了」,而這條供應鏈原本都是過去台灣出口的產品,所以當產業鏈完全被切斷後,也嚴重危害到台灣的主體性。
美國主導TPP 為阻擋中企不公平競爭
「當台灣好像漫無目的要求自由貿易、自由競爭的時候,你去想想美國,這麼大的國家都不敢這樣」,邱俊榮解釋,美國雖主導TPP、要求成員國拿掉關稅,但其實TPP裡有很多事業專章、條件,根本就是為了阻擋中共,因為中國企業大多都有政府在背後支持,不怕虧損、不怕殺價、不怕任何競爭,而美國都是民間企業,所以美國政府當然不允許這種不公平競爭。
邱俊榮說,其實美國非常保護自家的產業,不僅用反傾銷稅、反補貼稅來消弭不公平競爭,還在TPP中要求所有成員國都要有較高的勞動條件、較好的環保標準,其實某種程度上是為了提高成員國的產業成本。
「相較於美國如此保護產業,台灣卻把自己的企業丟入這些有國家撐腰的狼群中競爭,為什麼我們會做這樣的事?」邱俊榮感嘆,韓國簽署FTA是有路徑規劃、也會取捨,但台灣政府卻總是對外在講「覆蓋率」問題,如果因為簽了不好的FTA,而阻礙了產業升級的腳步,「那才是嚴重的事情」。
為避免行政權專斷、總統恣意決定FTA簽署對象的問題再度發生,邱俊榮建議,應該建立選擇FTA對象的一般性原則,「到底要跟哪一類型的國家簽FTA?應該有什麼樣的前提及條件?這些應該要有評判的準則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