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 專家:關鍵是堅守民主自由

文/記者徐翠玲

近幾年來,台、港政界、工商界普遍存在傾共甚至媚共現象,但一般小老百姓卻不買帳,台灣政黨輪替、香港魚蛋革命就是最好的例子。不過,魚蛋革命除了爆發香港人不滿之外,隱約透露華人長久以來恐共心態。華人民主書院台灣董事顧忠華表示,中共勢力很龐大,甚至可以到境外綁架異議分子,當然會有寒蟬效應,跟它施行暴政,不講民主、自由、人權及人治有關。他認為,民主其實是一種王道思想,如果真要走王道,就應該實行民主。

台灣北社法政組副召集人曾建元指出,中共建立政權用仇恨、報復心態以及暴力手段對地主、資產階級進行批鬥,甚至剝奪他們的自由、生命財產,引發社會普遍對它產生恐懼;此外,國民黨施行反共政策更加深恐共症。諷刺的是,馬克思主張共產革命是要建立自由人的聯合體,中共卻藉著共產革命,建立暴力統治的專制國家。

除了暴力統治,顧忠華說,中共箝制思想、言論自由、宗教自由都違背基本人權,世界人權宣言已經變成全球人類應該享受的基本權力,應該往這方向去推動。

台灣努力保持距離
香港擔心被滲透

台灣現在恐共氣氛是高還是低?顧忠華認為,台灣經過這次選舉以後,情勢稍微有點不同,大家都覺得要堅持自己的自由民主道路。至於政治、經濟等其他來自中共的威脅,台灣自己要能夠去面對。事實上,台灣的社會已經比較成熟,開始進入講理的世代,一方面堅持民主、自由、人權,一方面據理力爭。

「台灣應該不是恐共而是敬鬼神而遠之」,曾建元說,不想惹麻煩,希望盡量跟共產黨保持距離。台商或演藝人員到大陸投資或演出有些媚共行為,不完全因為害怕共產黨而是有所圖,犧牲他們認為不重要的價值謀取經濟利益。總統馬英九或國民黨政府與獨派相較顯得恐共,其實也不然,他們看重經濟利益、兩岸和平,卻輕忽大陸的民主、人權。恐共的人別有所圖,所以對共產黨的作為表現出某種妥協。

至於香港的情形,曾建元指出,香港很多人的確有恐共心態。香港跟台灣不一樣,直接籠罩在中共統治下,香港人非常擔心一國兩制之下,他們有限的民主、法治、原來的生活方式,會逐漸被共產黨侵蝕。根據媒體統計,香港1/3~2/3的人並未放棄或重新去延長英國海外護照期限,或恢復英國的護照,原因是恐共。但香港社會並未因為害怕共產黨的統治、控制、滲透,而臣服於共產黨,雨傘運動或魚蛋革命,香港的學生、小市民、公民團體等社會力量都站出來,捍衛他們現在僅有的生活方式。

香港資本家、政府官員,對北京唯唯諾諾、對共產黨表現出高度忠誠,曾建元質疑,這種忠誠要打上問號,「我不認為香港資本家是那麼打心底愛共產黨」。最典型是李嘉誠,在大陸做很多投資,也捐資興辦學校,可是遇到現實利益時他就撤資、把資本移到海外。不過,香港資本家不僅要維護個人龐大利益,也要考慮企業集團、員工及家屬的生計,甚至社會可能承受的傷害,他們必須跟共產黨虛與委蛇或表現忠誠。

政黨輪替 台灣選擇民主自由

對於台灣政黨輪替之後,傾共的態度是否會轉變,顧忠華表示,大家都知道跟中國一定要打交道,各式各樣交流都在進行中,不可能切斷聯繫,也不可能回到以前反共的時代,甚至還喊說反攻大陸。現在會用不同的方式來適應現狀,但最重要的是仍應堅持台灣的生活方式跟自由、民主。

曾建元指出,過去8年總統馬英九及國民黨所以傾共,是因為他們幻想兩岸或國共合作交流,可以為台灣帶來經濟富裕、政治安定或永久和平。8年下來這些都成了幻影,政黨之所以全面輪替,就是因為人民已經看清這一點做出選擇,不再對國民黨執政下兩岸關係前景,寄予太多的幻想,回到現實從台灣怎麼自力更生,不要依賴中國,分散經濟或政治風險,重新連結世界、重新出發。

曾建元表示,近幾年公民運動,加上地方或全國性選舉,顯示大多數人民非常重視、珍惜他所擁有的主體性、人格尊嚴、人權,台灣人希望自己能掌握、選擇與決定自己的前途。與其為了吃飽、吃好,去當被人豢養的寵物,台灣更珍惜現在擁有的法治、自由等,一旦失去自由可能就要花很多力氣才能爭取回來,台灣人民非常清楚自己要什麼。◇

延伸閱讀
東方之珠失色 一國兩制名存實亡
2016年02月04日 | 8年前
屏東法輪功學員恭祝師尊新年好
2015年12月22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