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銀行票據違規 逾8兆RMB

【記者楊沐春/綜合報導】

去年,中國農業銀行和中信銀行相繼曝出票據案,使票據業務風險再次被關注。據估算,截至2015年6月末,中國票據承兌業務違規約4千億元(人民幣,以下同)。

陸媒財新網2月22日報導,猴年節前,農行、中信銀行票據業務風險事件集中爆發,銀監會檢查發現,票據違規業務涉及以下七項:一、部分機構票據同業業務專營治理落實不到位;二、銀行利用票據轉貼現業務轉移規模,削減資本占用;三、銀行利用承兌貼現業務虛增存貸款規模;四、銀行與票據仲介聯手,違規交易,擾亂市場秩序;五、貸款與貼現相互挪,掩蓋信用風險;六、創新「票據代理」,規避監管要求;七、部分農村金融機構違規經營,「通道」問題突出。

報導稱,這些既有老手法,也有新問題。從近期的票據案件來看,票據已經從傳統的支付工具變為中小企業和票據仲介融資套利的工具,成為銀行騰挪規模、規避監管的「調節器」。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說,票據市場經過多道人工交付驗收環節、電子票據占比較低,每一個人工環節都可能產生道德風險和操作風險。

2015年上半年,銀監會現場檢查局抽查票據承兌業務4,600多億元,貼現業務2,600多億元,轉貼現業務4.1兆元,抽查金額占機構同期業務量30%、28%、25%左右。檢查發現,票據承兌、貼現業務、轉貼現違規金額分別為1,200億元、700億元、2兆元,分別占抽查業務量的26.5%、27.5%、49.5%。

財新根據銀監會抽查的票據違規事件估算,截至2015年6月末,票據承兌業務違規在中國可能為4千億元,票據貼現業務違規金額達約2,500億元,票據轉貼現違規金額最為嚴重,可能逾8兆元。

據平安證券銀行業研究團隊估算,目前承兌匯票總計為10兆元規模,其中未貼現票據規模5.5兆元,貼現票據4.5兆元。在銀行表內的除了貼現票據,最大的涉及票據業務的科目為買入返售。2015年中期,上市銀行買入返售項下票據質押規模約3兆元。

一位東莞銀行人士稱,在2015年第三季度之前,票據仲介和銀行、企業聯手冒著風險套利的現象非常瘋狂,入市資金難以測算。「在2015年6月股災之前,整個票據市場非常火爆,很多資金就是借道票據融資進入股市的。股災暴跌之後,票據套利做場外配資基本是連渣都沒有,江浙一帶非常普遍,窟窿非常大。基本上每家銀行都會涉及,只不過農行這次曝出的金額比較大。」

申萬宏源銀行業分析師毛可君表示,根據歷史經驗,以票據貼現規模來考量,票據融資資金約有20%來自票據空轉而並未流入實體經濟。而這波票據案件與過去的不同在於,票據資金違規進入股市。但進入股市的資金規模究竟有多少,無人知曉。◇

延伸閱讀
專家警示 中國經濟遇重大風險
2016年02月21日 | 8年前
藏人作家珠洛 被中共判監3年
2016年02月21日 | 8年前
中國文革時期到底毀了多少字畫?
2016年02月19日 | 8年前
跳脫負面印象 中國廁所掀革命
2016年02月19日 | 8年前
從官員講「孝道」說起
2016年02月19日 | 8年前
陸食品堪憂 紅棗煮後冒白沫
2016年02月19日 | 8年前
OECD下修全球經濟展望 美歐都降
2016年02月19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