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山下太陽之子 與大自然共舞
順著185縣道沿山公路而行,高聳起伏的山巒美景,似乎活化每位旅行者體內緊繃的神經,盡收眼底的一片綠,更令人有種莫名的放鬆及悠閒之感。在群峰山嵐美景相伴之下,不覺已進入了依偎在大武山下好山好水的屏東縣來義鄉境。來義鄉地處中央山脈以西,海拔平均在300公尺以上,境內山高谷深,地勢起伏甚大,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因此造就出優美迷人的天然景觀。
來義鄉居民以台灣原住民排灣族為主,日據時代屬阿猴廳,台灣光復後於民國35年成立鄉政區域,因當地屬排灣族「拋茅馬克」群,意思是「祖先發祥地」,故定名為「來義鄉」。鄉內有來義、義林、丹林、古樓、文樂、望嘉、南和等7個部落。人口在屏東縣8個山地鄉中排名第一,也是原住民部落最多的鄉域。
每個部落都有獨特的傳說,每個工藝都有自己的故事。「太陽之子」在神話傳說中廣為民間流傳,其具有發揮部落特有人文及神祕的吸引力,更是萬物能量的源頭。大武山、太陽與自然環境,帶出排灣族人居住於山林間、取之於山林用之於山林的生活方式,進而產生了代代相傳的神奇故事,從中可體現排灣族人對自然、土地與萬物的敬重,同時也傳遞認真、友善的態度與大自然共舞。
兩颱重創 來義美景成回憶
踏入來義鄉的每個部落,皆可見宏偉的牌樓與圖騰,古樓位於來義鄉入口處;「五年祭」是排灣族的重要祭典,其中以古樓部落所舉辦的規模最盛大也最傳統,更是具有代表性的活動,其目的在於祝福農獵豐收,保護部落人畜平安。
來義曾以「五多」而聞名,包括吊橋多、圖騰多、 瀑布多、 溪蝦多、 溪哥多;大大小小的吊橋不下10座,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丹林吊橋,該橋是早期來義村與丹林村間的重要通道,全長305公尺,為台灣第二長吊橋。現今雖被水泥路橋取代交通運輸功能,但因丹林大橋造型優美,仍然吸引了不少遊客的駐足流連,成為遊客來到來義鄉必遊之處。
可惜,莫拉克及凡那比兩颱重創來義鄉的來義村、義林村、大後部落及丹林村5、6鄰等部落後,山河變色景物全非,昔日的大峽谷與許多美好景觀,如今皆已成回憶。重建工程及心靈創傷,都有待時間來復原與撫平,政府為長期安置部落的居民,並於新埤鄉台糖用地建造稱為「新來義部落」的永久屋。一部分居民選擇遷往永久屋,開始了重建的生活,但仍有部分居民寧留原部落,續守家園。
訪新來義 了解在地生態文化
屏東縣來義鄉部落發展協會專案經理陳美琴帶著我們走訪新來義部落永久屋,進部落時有座高聳明顯的地標——繪著祖靈之眼的水塔,意謂著永遠眷顧、保佑族人的表象。一排齊刷刷的永久屋,有著整齊寬敞的道路及乾淨的環境,「房屋外面有特殊圖騰的則象徵貴族地位。」經由陳美琴的導覽,處處皆有意象與生機。
在走訪中,偶遇90歲的戴玉蘭(Tjeu)阿嬤,陳美琴說:「阿嬤身體硬朗,不但載歌載舞,雙手更是靈巧,只要是阿嬤編織的工藝品很快就會被客人買走。」她並強調戴玉蘭阿嬤可說是來義鄉的傳奇人物。
陳美琴並介紹新來義產銷中心為原民的文創工藝的行銷平台,其集結了來義工坊的創作,猶如來義鄉工藝的縮影。她表示,排灣族素有藝術民族之稱,以精緻工藝傲視全台,陶壺、琉璃珠、青銅刀則稱為排灣三寶,這些美不勝收的工藝品創作,也令遊客產生對原住民的工藝品視為珍寶而收藏。
陳美琴還說:「新來義部落交通便利、景色優美,同時產銷中心也有規劃來義鄉各部落的生態景點旅遊及行動DIY等。」她真誠地歡迎大家造訪當地,若先與產銷中心人員聯繫,將會有專業導覽員帶遊客深入了解來義鄉部落多元的文化藝術及生態之旅。
排灣祖靈印記 顯露尊貴地位
向南而行,到達來義鄉最南端的「南和部落」,該部落裡建有一座原住民文物館,它是國內第一座以原住民排灣族五年祭儀為範疇的文物館,也是社區族人活絡的文化中心。入館映入眼簾的即是青銅的雕像,館方人員表示,原住民的熱情與豪邁都展現在行為上,喜愛與人分享,因此工藝師以此雕像命名為「分享」。排灣族向來以雕刻工藝見長,館內展出的各種原民創作手雕藝品,都能見其獨特雕工。
2樓展出排灣族來自祖靈的印記「刺文」,來義鄉是排灣族手文耆老最多的鄉鎮,不過,這項珍貴的「刺文」傳統正逐漸凋零中。「刺文」講究的是不同的出身家族、階級與身分各有不同的圖案,反映排灣社會裡階級分明的概念;同時其亦是貴族榮耀,必需經由頭目授權;男子刺文在身體上半身的胸、背與手臂部位,女子則刺在雙手背上,不同圖紋訴說著排灣族祖靈的化身與後代的尊貴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