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的傳說
傳說,「鮮」字的由來,與孔子有關。孔子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輔助諸侯治國平天下,想闖過光宗耀祖的錦繡前程,不料處處踫壁,有時弄到斷糧的境地。
一天,又斷糧了,孔子的學生顏回、子路、冉有分頭去乞討。他們竟要回了幾個饅頭,一小塊羊肉和幾條小魚。師生幾個便找些柴火,借了鍋 ,生起火來,把羊肉和小魚放在一起煮,鍋開後香味撲鼻。煮好了,幾個學生沒忘尊敬老師的規矩,趕緊先盛一碗端給了老師,剩下的幾個人很快吃個精光。
本來食不厭精的孔子,這回可能是太餓了,吃著饅頭喝著湯,起吃越覺得味道好,這時他忽然想到那個「鮮」字筆畫太多,又沒有實質意義。當時的鮮字是「合」與「贊」兩個字的組合,不如改成「魚」與「羊」二字組合,既好寫又名副其實,於是孔子就創造了這個「鮮」字。
「鮮」是「魚」與「羊」二字的組合。 這兩樣當小菜的東西,不都是孔子的弟子顏回、子路、冉有三人乞討而來,合煮而成「湯」的嗎?所以說許多事是有緣由的。
我國文字是頡所發明的。他當初的發明動機,在起心動念時,也緣起於一個「因」字而來。所以後人對難認的字,也是有脈絡可尋。如「鮮」字是「會意」「魚」與「羊」而來;「明」字是會意「日」與「月」而來;「路」字是會意「足」與「各」而來等等;還有認難字要領是除上、下與邊、旁,如茹、愈讀如俞;如輪、城、櫃,讀作侖、成、匱等等。故有口語:「難字先會意,再除上下和邊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