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話「月」
每逢中秋來臨,皓月當空,萬里共皎潔,此時賞月談月便成為人們談久不衰的話題。
我國歷代詠月詩文佳句可謂俯拾皆是,不勝枚舉,月亮這一意象成為人們抒懷言志的載體,有著豐富而深刻的意蘊,或表達對理想的追求,或寄託美好的祝福,或傾訴曠達瀟灑的胸襟,或是藉以抒發對宇宙、人生的思考,將詩的文學品位、思想內涵與造詣提升到一個極高的水平。
月文化源遠流長,我國古代有祭月、拜月、賞月的傳統習俗,它源於古人敬天敬神及對天地自然、日月星辰的崇拜。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民間也流傳著許多關於月的美麗傳說,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仙人乘鸞」等等。
古詩中的月亮還有許多別稱與雅號,如喻為素娥,「纖雲散,耿耿素娥欲下」(宋.周邦彥);喻為玉兔,「著意登樓瞻玉兔,何人張幕遮銀闕」(宋.辛棄疾);喻為桂樹,「長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樓」(南北朝.張正見);喻為冰輪,「只從昨夜十分滿,漸覺冰輪出海遲」(宋.蘇軾);喻為金波,「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宋.辛棄疾)。
明月照耀故鄉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中春晝,鼓擊士鼓吹幽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雲」;到了唐朝,中秋節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後來這個節日一直盛行,人們舉行「秋分夕月」等活動表達對神的敬奉。
從月相的形態及其變化來看,中秋月如圓盤,象徵團圓;人們仰望明月,思緒常常飛越空間,想起同在這一輪明月照耀下的故鄉、親人、朋友⋯⋯月此時成為詩人抒發深切關懷與真誠祝福的表徵與觸媒。人們望月懷遠,月是相同的,但詩人思鄉心切,硬是認為故鄉之月最「明」,如李白在〈渡荊門送別〉中寫道:「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以明月寄託祝福,如唐代韋莊在〈送日本國僧敬龍歸〉中寫道:「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東更東。此去與師誰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風。」日本的敬龍和尚到訪唐朝,學成歸國,詩人為他送行時表達了自己的美好祝願:讓清風明月伴隨著您上路,一帆風順地回到您的家鄉。
澄澈光明之境
月亮在「寂寂人定初」的夜晚悄悄升起,靜靜流瀉,晶瑩透亮,我國最早詩歌總集《詩經.陳風》的〈月出〉篇中即有:「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晉代陶淵明在〈擬古〉中寫道:「皎皎雲間月,灼灼葉中華。」描繪出雲間之月的皎潔明亮,綠葉叢中繁花似錦;南朝謝莊在〈月賦〉中寫道:「白露暖空,素月統天。……升清質之悠悠,降澄輝之靄靄」,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水清、月清、人亦清,用一句話概括正是「表裡俱澄澈」!唐代李樸在〈中秋〉中寫道:「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描繪出天地一片澄明的中秋夜景。這些詩都體現出詩人們追求晶瑩透明之境及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識」,他們本人也是纖塵不染而香遠益清。
闊大磅礡之境
古人借月狀景,比如杜甫在〈旅夜書懷〉中寫的「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描繪出原野遼闊,滿天繁星彷彿都低垂到地平線上;大江滾滾東流,滿江月光隨波洶湧。詩人俯仰天地,以恢宏的筆墨為人們呈現了一個無限闊大、動靜相融的境界。
月和景物配合,形成了一幅幅風景畫:「山月」常常是高山上之月,顯得高遠、清爽,如李白〈酬岑勛見尋〉:「策馬望山月,途窮造階墀」;「江月」是江上或江中之月,月色和水色交融,顯得光潔、柔和,如劉禹錫〈洞庭秋月行〉:「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熔金」;至於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則是在山峰上有月輪,在江水中有月影,而且一靜一動,意境非常優美。
永恆無限象徵
仰望蒼穹,一輪明月引起詩人對歷史的浩嘆和感慨。明月跨越時空,亙古不變,閱盡人間變幻,是歷史的見證和永恆無限的象徵。一切的滄海桑田都成為了過往雲煙,雖年年歲歲「月」相似,卻歲歲年年「人」不同,引發人們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唐代岑參在〈敷水歌送竇漸入京〉中寫道:「春去秋來不相待,水中月色長不改」,詩人心中的月色通過水中的月色反襯天上的月色,勉勵友人任何時候要保持純真的本性。蘇軾在〈前赤壁賦〉中寫道:「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哀吾生之須臾,念天地之無窮」,描繪出月亮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間,白濛濛的霧氣籠罩江面,水光一片,與天相連;而「茫然」二字卻不禁使人百感交集。詩人借大江、明月表現瞭望宇宙之無窮,嘆人生之短暫,喚醒生命本性,追求人生價值的感慨。
千百年來,明月中蘊涵博大精深的思想和無盡的韻味,啟迪人心,教人向善,使人感悟宇宙奧妙和對偉大宇宙真理的探求,渴望回歸美好和永恆。
——摘編自「明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