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護田鱉生態 生態保育家庭動起來

在田鱉田舉行的收割稻米活動,很多年輕孩子都來參與,著黃衫者是高齡近80歲的田鱉阿伯。(攝影/賴瑞)
在田鱉田舉行的收割稻米活動,很多年輕孩子都來參與,著黃衫者是高齡近80歲的田鱉阿伯。(攝影/賴瑞)

文/鄧玫玲

苗栗通霄一處山谷梯田,因周圍淺山的庇護,保留了最純淨的水質,昔日,日本人稱為「谷津田」。此地,養育著在台灣幾近絕跡的最大水昆蟲——印度大田鱉。

年近80歲的農夫劉定峰,在這個谷地耕種了60年,多年來,為了讓家人吃到有純淨無毒的米,只用少許的藥劑與化肥種植這五分田地。沒想到4年前,一群生態觀察家,驚喜地告訴他一個天大好消息,他的水塘讓台灣消失了30年的田鱉再次活躍起來,甚至連台灣森林之王——石虎,也在這裡出現了!可見這是一個自然生態非常健全,食物鏈相當豐富的優質谷地。

因為生態觀察家4年前的一個驚奇發現,觀察家顧問公司劉威廷經理鼓勵「田鱉阿伯」劉定峰,完全放棄農藥與化肥,劉威廷更協助田鱉阿伯在網站上販售自種有機無毒米,還組織一個股東會買下附近一塊土地,保障阿伯的田不受一丁點汙染。

從今年3月開始,田鱉田就更加熱鬧了,從稻田插秧開始,每個月總有十幾個家庭夥伴帶著全家大小來到這裡探訪。劉威廷也於今年7月,帶領10個家庭的大小夥伴,來到這裡,進行一場稻米收割的體驗活動。觀察田鱉的生長雖是重要任務,但能讓有心保護台灣生態的人們,為這塊寶地盡一份心力,才是劉威廷團隊想要達到的真正目地。

當然,絕不能大肆宣傳,高調曝光,陳威廷了解到保護田鱉田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來努力,大夥不為名不為利,只為了讓台灣自然生態有一條活路,並讓保育自然的觀念傳承下去。

透過參與夥伴帶著孩子,親手割稻,再利用傳統割稻機收集稻穀,真實體驗農耕生活,一定能讓有心人不斷加入保育的實際行動。

今年,劉威廷團隊決定第二季稻米的種植,將由他的團員親自下田耕種,完全採用自然農法,生產完全無毒有機的稻米,更期盼能證實自然農法的耕種方式不但可行,而且能收穫更多的稻穀,守護更多田鱉的生命。

印度大田鱉,體型最大可超出5公分,近30年來因水生環境汙染, 幾近絕跡。(翻拍照片)(攝影/賴瑞)印度大田鱉,體型最大可超出5公分,近30年來因水生環境汙染, 幾近絕跡。(翻拍照片)(攝影/賴瑞)

※田鱉小檔案

棲息於台灣低海拔或平地的水田、池塘、淨水域等水生生物棲息地,近30年來因水生環境汙染而數量大量減少,幾近絕跡。

田鱉屬昆蟲通常分為兩類,一類是較為常見的種類例如:負子蝽,體型不大,最大約4公分左右;而另一類則是較大型少見的品種,例如:印度大田鱉,體型最大可超出5公分,最大品種相當於世界最大甲蟲的尺寸,有著「巨魚殺手」(giant fish killers)的特名,這種大型種將卵塊產於不會接觸到水面的各種竿狀水生植物上,並由雄蟲擔任守護捍衛天敵,並在卵塊上提供適當的水分防止其乾燥直到孵化。◇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