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交趾陶繽紛多彩 7/11大墩開展

交趾陶源自唐三彩,為中國傳統藝術,是中國南方與台灣傳統中式建築的裝飾,是種低溫彩釉軟陶,早期常見於寺廟及建築上,訴說著民間忠孝節義、古聖先賢的故事。交趾陶藝家吳榮作品細緻溫婉,《九龍如意》曾被前總統李登輝出訪美國康乃爾大學,作為台灣本土藝術獻禮。
吳榮師承嘉義交趾陶大師林添木,曾獲行政院文建會「民族工藝獎」,創作30餘年,人物系列作品尤為精采。系列趣味小品,如《小雀幸》、《鼎獅》等,呈現巧韻獨具;胭脂水粉仕女陶偶《巧妝》是得意代表作,仕女面容姣好、神情細膩擬真。
在堅持不用現代釉料,以「寶石釉」技法詮釋製造,吳榮從傳統的定位出發,結合時代性與藝術性,賦予交趾陶工藝新形態。大墩文化中心「疼惜台灣交趾陶」展,7月11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