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新天地 嘉義新港交趾陶
曾經繁華頂盛的笨港,當年人文薈萃,尤其是工藝師傅大量聚集在此,為籌建廟宇製作無數精美的交趾陶與剪黏。這些工藝師傅據說來自中國泉州,在清康熙時來到笨港,把交趾陶與剪黏藝術傳入台灣。
寶石光彩 廟宇屋頂裝飾
交趾陶是一種低溫彩釉軟陶,彩釉因為含有金屬成分,製作時要先軟化再研磨成粉末,才能上釉。也因為含有金屬成分燒出來的交趾陶色澤鮮豔亮麗,有著寶石般的光彩,所以台灣早期廟宇屋頂裝飾的龍鳳、花鳥蟲魚、人物座騎、山巒樹木等,都以交趾陶為主。
但交趾陶燒製不易,失敗率很高,技術如不純熟就可能色澤暗淡,或者流彩、掉脫,陶藝師傅必需面對很大的挑戰,再加上用低溫500度至800度燒製的陶器,硬度不足,經不住戶外風吹日曬,因此剪黏藝術應運而生。
剪花藝術 色彩豐富多變
「剪黏」又稱「剪花」,是一種鑲嵌藝術,以各種顏色的陶瓷瓦片或玻璃碎片黏貼在泥塑的人物或鳥獸花草上。台灣剪黏工藝的師傅早期都以日本碗為材料,將碗片剪成需要的形狀,再黏貼在灰泥粗胚上。
台灣脫離日本統治後,日本碗不容易取得,用玻璃黏貼又非常容易褪色,於是陶瓷場也專門為剪黏燒製彩瓷碗。1980年後更採用「淋湯」法替代,用淋湯製作的剪黏片色彩豐富多變,讓剪黏作品呈現不同於以往的風貌。
藝師承傳 開發文創作品
板陶窯工藝園區創立於2005年,創辦人陳忠正16歲時北上宜蘭,向林再興藝師學藝。23歲時,他獨自創業成立陶瓷場,爲了改善交趾陶與剪黏人才不斷流失及傳承工藝發生斷層的現象,創立「板陶窯」,期許台灣傳統工藝能延續下去並有所創新。
如今在板陶窯培育了許多年輕的藝師,而早年在新港從事這項傳統工藝的老師傅們,也都走向文創的領域,將交趾陶與剪黏製作成文創藝術的作品,不再只是廟宇的裝置藝術。
民間傳藝 走出創新格局
嘉義縣新港是台灣剪黏及交趾陶從業人員最多的地方,也是台灣廟宇材料的生產重鎮。隨著時代變遷,這項傳統的民間藝術走向不同的藝術領域。低溫燒製的交趾陶,能呈現細緻的冰裂紋及寶石般亮麗的光彩,成為收藏家喜愛的文創藝術品;剪黏藝術也在製作材料的改變後,有了更新穎的創作。
傳統的民間藝術在新港工藝師傅的不斷努力下,終於有了更寬廣的道路、更豐富的樣貌,儼然是台灣獨創的藝術新境界了。
【交趾陶小辭典】
「交趾」為地名,大約在中國嶺南一帶。根據唐代嶺南節度使杜佑所著《通典》一書記述,考據唐以前典故,認為「南方夷人,其足大趾開廣,並足而立,其足趾則交,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