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FORMOSA 寶石釉陶畫大師劉銘侮

位於花蓮縣吉安鄉的劉銘侮美術館。(記者張玉蘭/攝影)
位於花蓮縣吉安鄉的劉銘侮美術館。(記者張玉蘭/攝影)

【記者張玉蘭/花蓮報導】

劉銘侮1949年出生於彰化,自幼即有藝術天分,及長拜在台灣寺廟建築業首屈一指的大師林文賢門下,學習舉凡古典土木工程、木雕、石雕、油畫、剪黏藝術等多類別藝術,18歲精通所學後又拜於林添木大師門下,習得交趾陶的提煉祕術,他更經過多年研究,將完全礦物配方的寶石釉彩提煉出來,同時把陶骨和釉燒溫度提高,創造出晶瑩剔透、燦爛炫彩的寶石陶。

劉銘侮1981年帶著生平第一件作品參展,沒想到碰一鼻子灰,他帶著作品回到花蓮。花蓮門諾醫院院長得知他有美術天分,鼓勵他把作品拿到西班牙馬德里藝術博物館參展,沒想到贏得了全世界第一名,作品目前陳列在博物館成為永久館藏之寶。

聚精會神工作的劉銘侮。(記者張玉蘭/攝影)
聚精會神工作的劉銘侮。(記者張玉蘭/攝影)
劉銘侮大師3歲會徒手畫的作品。(記者張玉蘭/攝影)
劉銘侮大師3歲會徒手畫的作品。(記者張玉蘭/攝影)

1982年基隆海關扣留了他的8件寶石釉交趾陶作品,故宮博物院專家鑑定這些作品屬國寶級重要文物,致使劉銘侮名聲傳遍天下,更被封為「活的國寶」。

1995年,劉銘侮將價值10萬美元的寶石陶作品贈送阿根廷總統,擴展了國際外交新頁,阿根廷總統也讚稱其為「東方的米開朗基羅」,並頒給他一座榮譽藝術哲學博士的學位。1997年受邀至美國訪問,當地的媒體亦讚稱他為「MR.FORMOSA」,並寄望其能成為超越張大千等藝術巨匠。

跨越藝術的藩籬

劉銘侮在2001年被列為台灣十大聞名寺廟藝術家之一,但他不因此志得意滿,他認為真正的藝術家就是要不斷超越自己,他表示,在西方藝術家眼裡世界最高檔的藝術是西式油畫,雖然東方陶藝廣受讚揚,仍被歸為「工藝」。

劉銘侮大師1989年作品《車水馬龍》。(記者張玉蘭/攝影)
劉銘侮大師1989年作品《車水馬龍》。(記者張玉蘭/攝影)

因此2002年開始,他潛心鑽研融合傳統的陶藝與西方油畫的精華,花了將近6年的時間研發,以3釐米厚的泥板陶板為畫布,將由瑰麗多彩、晶瑩剔透的各色礦物中提煉的寶石彩釉藥,經手工揮灑泥漿、彩繪、淋澆後,以千度以上的高溫3次燒製,終於獨創出色彩豐富、油彩厚重的寶石釉陶畫,陶畫具有不怕潮溼、不怕蟲蛀也不怕火災,可說是全世界唯一能永久保存的畫作。

劉銘侮表示,他能以眼為鏡頭,將所見、所得之事物映入腦海,創作時及擁有無窮無盡的靈感,其作品強調對「意境」的闡述,有時如西畫厚實豐富的色調,有時如水墨淡薄的風骨,更有現代前衛的表現,使作品創意別具匠心,獨具一格;作品在展廳射燈的光束下,畫面展現出豐厚優美的凹凸質感,遠看如同色彩豐富、油彩厚重的油畫,近看猶如晶瑩剔透的天然寶石,高貴熠熠。

劉銘侮認為,人的一生縱然辛苦,但若不從這個桎梏中掙脫,就無法體會生命的燦爛與甘甜,每一次的阻礙回首看來都是高潮迭起的海嘯,亦讓他在藝術領域中能越走越寬大;他感恩信仰帶給他的啟蒙,讓他能明白真理,胸懷宏志,並珍惜所有對他好和不好的人,因為他深信每個人都是在這世界上扮演著極重要的薪傳角色,只要願意去接納、去感受,就會發現蕭瑟的天地間也可充滿詩情畫意。◇

劉銘侮與自畫像合影。(記者張玉蘭/攝影)
劉銘侮與自畫像合影。(記者張玉蘭/攝影)
劉銘侮作品《阿里山》。(記者張玉蘭/攝影)
劉銘侮作品《阿里山》。(記者張玉蘭/攝影)

 

延伸閱讀
文創新天地 嘉義新港交趾陶
2015年02月17日 | 9年前
哪吒鬧東海勇奪葉王獎首獎
2014年10月13日 | 10年前
大師聯展 看交趾尪仔搬大戲
2014年06月11日 | 10年前
葉王交趾陶真品 割愛文化局
2013年10月14日 | 11年前
第12屆葉王獎名單出爐
2013年09月25日 | 11年前
交趾陶做月餅 栩栩如生
2013年08月16日 | 11年前
龍騰大地 嘉義交趾陶龍年聯展
2012年02月08日 | 1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