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心臟病發作
根據世衛報告,心臟病和中風排在人類10大死因中的前2位,佔人類死因的70%。因此美國洛杉磯西科維納市橘谷女皇醫院特別邀請2位心臟科醫學博士戴政弘醫師(Jonathan Tye)和葉冠廷(Timothy G.Yeh)醫師講解如何預防心臟病和降低心臟病死亡風險。
心臟血管的致病因子
預防永遠勝於治療。下面是10項最常見的心臟病致病因素,戴政弘醫師提醒大家予以重視。
1)糖尿病(高血糖)。
戴政弘表示,有糖尿病就意味著有心臟病,因為糖尿病患者的心臟病發病率與既有心臟病患者的心臟病發病率是一樣的。在臨床上,所有糖尿病患者治療準則也都依照心臟病患者的指標處理的。
2)高血脂肪。
3)高血壓。
4)抽煙。
5)肥胖。
6)缺少運動。
7)壓力。
據臺灣醫學機構的調查報告,每星期工作時間超過60個小時的人患心臟病機率是工作40小時的2倍。睡眠不足也會給人增加疲憊和壓力,進而增加心臟病患病機率。
8)家族遺傳。
9)年紀。
10)性別。
男性患心臟病的機率高於女性,但女性在停經之後,患心臟病的機率會很快追上男性。心臟病亦是60歲以上的女性第一死因,比例高出乳癌。
自我判斷心血管阻塞
心臟冠狀動脈有3根血管,即使70~%~80%阻塞住,可能也沒有明顯的感覺。當有症狀表現出來時,阻塞度往往已經超過90%。根據臨床數據,人在20多歲時,血管既已發現有明顯的脂肪沉積和動脈的阻塞。
心絞痛一開始的症狀,走快的時候感覺氣悶,不舒服,但停下來後可以恢復正常,那很可能就是冠狀動脈阻塞。
如果咳嗽、或吃東西,或用手按肺部,胸部會有痛感,那應該不是心臟病。
了解心臟病的嚴重程度
穩定性心絞痛,即動脈已阻塞80%~90%,此時還不是那麼危險,但走路快或上樓梯時會感覺到氣悶,停下來歇一會兒會變好。但血管阻塞位置不同,危險程度也不同,所以戴政弘建議心臟病患者做專門的檢測,不可大意。
一旦病情發展到不穩定性心絞痛,一般就需要住院了。此類症狀一般是:一輩子心臟都沒有痛過,現在突然悶痛。或即使沒有運動,也感到胸悶,表示動脈阻塞已經更嚴重,應抓緊時間檢查和治療。
心臟病發作的緊急應對措施
戴政弘醫師提醒,心臟病發作時,如發生胸口痛,疼的冒汗,應趕緊撥打911電話,一般救護車會在5分鐘內趕到,並立即做心電圖,進而迅速診斷出心臟動脈的阻塞情況。
且救護車會立即聯繫相關醫院的急診室,做好急救準備。不要自己開車到醫院的急診室,因為醫院的急診室通常都排長隊,導致到了診室卻得不到緊急的診治,貽誤治療時機。因此,戴政弘表示,正確的應對方法:
1、在第一時間撥打911電話。時間就是生命,不要等。
2、做人工呼吸急救CPR。
曾有一個病人突然心臟病發作導致不省人事,孩子做20多分鐘的CPR,送到醫院搶救,約1星期後康復出院。每拖延1分鐘,救活的機會減少10%。
3、選擇具備有心導管設備和醫療團隊的醫院救治。
戴政弘醫師主要負責血管的疏通,所以戲稱自己是人體的水工,而葉冠廷醫師主要負責在心臟病人猝死時,使用電擊設備將病人救活,所以被稱為人體的電工。
避免猝死與根治心律不整
葉冠廷介紹,通過植入ICD設備可以挽救心臟猝死病人的生命,通過心導管手術將心臟周邊的特定多餘神經燒掉,則可以治療心律不整,使病人避免發生猝死現象。
(1)植入型ICD設備避免猝死
心臟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占心血管病死亡總數的1/2以上。其最常見的直接原因是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使心臟絕對或相對喪失泵血,且多發生在院外。爭取在數分鐘內對心臟實施電擊,是降低該類患者死亡率的關鍵。
植入型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是臨床上治療持續性或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一個重要醫學儀器,ICD具有支援性起搏和抗心動過速起搏、低能量心臟轉復和高能量除顫等作用,能在幾秒鐘內識別病人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並能自動放電除顫,明顯減少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猝死發生率,挽救病人的生命。
一位植有ICD的病患提到,一次他在浴室洗澡時出現暈眩,大約不到10秒,就聽見胸口啪啪聲響,ICD設備開始電擊心臟,將心臟啟動,他就恢復正常,避免心臟猝死或暈倒。
但ICD設備比較昂貴,每台設備需要約3.5萬美元。
(2)心導管電燒手術可根治WPW心律失常
心臟本身是一個電氣循環系統,WPW類型的心律失常是—種先天心臟神經系統異常,在心臟正常的傳導神經外,多長1條或數條異常神經,當人體自帶電波跑到該異常神經時,容易發生短路,造成電波在心房與心室間的異常神經回路迴圈,常造成陣發性心室心跳過速。
在做電氣生理學檢查後,WPW型心律不整可經由心導管電燒手術,將心律不整的源頭或天生的異常神經燒掉,以達到根治的目的。如果失敗,通常是未完全將異常神經組織燒掉,或別處還有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