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安全 7種常見錯誤

用藥注意(fotolia)
用藥注意(fotolia)

編譯/向晴

藥物能幫助病患恢復健康,但用藥不當則會造成反效果,有些人甚至因此而住院。舉英國為例,勞埃德製藥(Lloyds Pharmacy)新研究發現,46%的人有服藥不當問題;英國皇家藥學會(Royal Pharmaceutical Society)紀錄顯示,大約10%住院事件是由用藥失當所引起。專家表示,若人人都懂得正確服藥方式,可避免為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並省去很多國家醫療資源。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專家列舉7種常見不當用藥,並解釋它們如何危害健康:

不當用藥(一)搗碎藥丸

有些藥物屬於延緩釋放或長效配方,它們的表層通常會包覆膜衣,讓藥效在膜衣慢慢溶解後逐漸釋出。有些病患剝半或搗碎藥物以方便服藥,表層膜衣因此遭到破壞,這等於將藥物一次性大劑量釋出,反而危害到自身健康。

每日服用一顆的血壓藥是這類最常見的錯誤用藥。這些藥包含鹽酸地爾硫卓(diltiazem HCL)或單硝酸異山梨酯(isosorbide mononitrate),本來應該在24小時內逐漸發揮藥效,病患往往覺得此藥太大顆難以吞嚥,便先將其剝一半後再服用。dearpharmacist.info藥劑師蘇尼爾.科赫哈(Sunil Kochhar)表示,這樣做易導致血壓急速下降,進而引發昏厥,有些人甚至因此而摔下樓梯。

另一種常見服藥失當的長效藥物是治癲癇藥劑。折斷或搗碎後的一小粒,因劑量過高而具有毒性,服用後容易中毒。病患若無法吞服整顆藥,一定要請教醫生較安全的服用方式。

不當用藥(二) 敷上藥貼後沐浴

藥貼有不同的藥劑處方,如:止痛藥、荷爾蒙激素,以及治暈車、暈船或暈飛機等。藥貼的作用就是讓人體能緩慢而穩定地吸收藥劑。不過,敷上藥貼後沐浴,身體會因吸入過量而產生不良反應。

科赫哈強調:「若藥貼周遭體溫過高,在血管擴張下,易促使過量藥劑進入人體。」

比較嚴重的案例有吸入過量芬太尼(fentanyl)止痛藥致死。2011年有位67歲英國老婦在敷芬太尼藥貼後洗熱水澡,結果猝死。專家提醒在使用藥貼時,務必確認是否可以洗熱水澡、喝熱水、使用電熱毯或是做日光浴等,以確保自身安全。 

不當用藥(三) 服用止痛藥治感冒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感冒或流感時服用止痛藥,反而會使病症拖得更久且不易痊癒。

南安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基層醫療研究教授Paul Little表示:「止痛藥布洛芬雖能抑制發炎,卻同時降低人體對抗感染的免疫反應。」感冒時,人體的發炎反應引起流鼻水及流眼淚,藉此清除感染。若服用布洛芬抑制發炎,對身體反而不好。保利特建議改以撲熱息痛(paracetamol)代替,它在不抑制發炎的情況下,可減緩疼痛和發燒。

不過,針對流感,美國研究人員卻不建議改用撲熱息痛,主要是高溫下病毒無法有效複製,而人體通常藉由發燒的高溫以消滅病毒。換言之,這類止痛藥雖可減緩發燒,反而會讓更多病毒滋生繁衍。

不當用藥(四) 過量服用撲熱息痛

撲熱息痛止痛藥在24小時內的服用上限劑量是4公克,拿單顆500毫克來說,一天服用最多8次,一次不可同時服用2顆。一般人總認為,藥多吃一點並無妨,愛丁堡大學的一項研究卻發現,有161例牙痛或背痛患者,在連續4到5天內服用比上限劑量多出2顆或3顆的撲熱息痛,最後因身體不適而住院。事實上,服用超過限制的劑量會導致肝臟受損。勞埃德製藥的Nitin Makadia表示,服用過量嚴重者還可能致死。 

不當用藥(五)使用過量藥膏止痛

一般人在身體疼痛或發炎時,往往會藉由多塗抹些藥膏企圖減緩不適,人們總認為藥膏副作用較少,這樣做沒什麼大礙,事實上,若其中含有活性成分,用藥過量同樣會造成危害。

科赫哈警告說:「針對溼疹,若經常性塗抹過量的類固醇藥膏,易讓皮膚變薄,進而造成龜裂。此外,過量使用含雌激素(Oestrogen)和孕激素(progesterone)的藥膏,會使體內荷爾蒙含量過高,引發乳房疼痛等症狀。」此外,有越來越多的致死案例是因使用過量止痛藥膏,如水楊酸甲酯(methyl salicylate),尤其容易發生於同時使用止痛藥丸或藥貼。

如同一般藥物,藥膏的使用也須要遵照醫生的指示,才不會適得其反。 

不當用藥(六) 在破皮處塗類固醇

當起疹子或遭蟲子叮咬時,通常醫師會開立類固醇藥膏以減緩發炎。英國皇家藥學會岱健尼(Sultan Dajani)強調:「一旦抓破皮,就必須立即停止在破皮的地方塗抹類固醇,主要是類固醇會抑制發炎性化學物質(inflammatory chemicals),從而使人體免疫力下降;而患者正需要這些化學物質來對抗細菌或病毒。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使用類固醇,反而使傷口更容易遭到感染。」

不當用藥(七) 運動前服用布洛芬(ibuprofen

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Maastricht University)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快跑、騎單車等激烈運動前,服用布洛芬等這類非類固醇抗炎(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藥物,雖能抑制運動帶來的疼痛感,卻易對胃壁造成傷害,因而增高其他感染風險。

史派布希醫院(Spire Bushey Hospital)的Sundeept Bhalar醫生表示,這僅是用藥後立即運動產生副作用的眾多案例之一。

再有一例:用於治療高血脂的史塔汀類(Statin)藥物的副作用之一,就是用藥後劇烈運動,易產生肌肉疼痛。其他案例,如環丙沙星(ciprofloxacin)抗生素常用來治療尿道感染、沙門氏菌(salmonella)或彎曲桿菌(campylobacter)等引起的食物中毒。目前已知環丙沙星會弱化人體的肌腱。服用環丙沙星後,從事緊張激烈運動或搬運重物,肌腱容易受損。

在許多情況下,運動對於提高藥效是有幫助的,但是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徵詢醫師是否要針對所服用的藥物來調整運動項目。◇

延伸閱讀
好奇心真「藥」命 23萬人濫用藥物
2015年03月04日 | 9年前
民眾出國買藥 食藥署放寬標準
2015年01月16日 | 9年前
重複用藥傷身 藥師居家照護保健康
2014年12月04日 | 10年前
吃藥配胃藥 3成童不知傷身
2014年12月03日 | 10年前
尿酸、癲癇、止痛藥 引過敏恐喪命
2014年10月01日 | 10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