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外勞補農業缺工? 農委會:最後手段

農事辛苦、收入低,務農人數漸減,只能體驗,不願從業。圖為嘉義縣溪口鄉溪口國小學童下田學插秧。(嘉義縣政府提供)
農事辛苦、收入低,務農人數漸減,只能體驗,不願從業。圖為嘉義縣溪口鄉溪口國小學童下田學插秧。(嘉義縣政府提供)

文/記者施芝吟

我國農業長期以來處於人口高齡化、缺工情形,農委會執行各種措施,引進農業外勞是最後手段。外界批評,這恐將影響台灣農業發展,並衝擊國內勞工薪資等問題。農委會強調,農委會多方面解決缺工問題,最希望本地勞工充足,就不必試辦外勞;產業現況必須先解決,保留產業工作機會;引進外勞有二要四不原則。

高雄大學應用經濟學系副教授許聖章表示,農業的工作特性需要大量體力,環境不佳、工作時間不確定,單就僱工而言沒有發展性。農家勞力需求中,大部分是短期僱用且大量,例如:茶葉、蘭花、果樹及菇菌業為主;長期缺工以畜牧、屠宰業最多。

他說,解決缺工方法,必須先思考、規劃農業未來整體發展為何?需要哪些產業?需要多少人力?提高工資、增加技術進步、提高生產技術、減少人力依賴、提高既有勞動力的附加價值。吸引年輕世代進入農業生產與經營行列,才是長遠永續方法,利用年輕學生打工或實習來補充臨時性缺工,最後才是引進外勞。

提高工資技術優先於引進外勞

他分析引進外勞的優勢,藉由穩定且年輕的勞動力,使生產具高經濟價值農牧產品的農家維持或提升生產競爭力,解決農場經營者想擴大規模時面臨的人力短缺問題,可立即解決目前勞力需求殷切產業的缺工問題;短期農業外勞引進,可暫時緩解農場經營者及從業人員高度老化造成的勞動力不足;利用農業外勞從事粗工,讓農場經營者扮演農場管理者角色,降低其體力工作負擔,提高年輕人進入農業部門工作的意願。

引進農業外勞的缺點則是農業收入不穩定,以及在農產品產地價格過低下,一般農家使用外勞意願低。農作物所需人力具季節性,採收期大多需要短期大量人力,這與需要長期使用的外勞供需不相符,雇主及農家需負擔外勞食宿及管理責任,加上語言溝通困難,影響農家引進意願。農業無法有固定時間,部分產業每天所需工時較長,有些較短。

他也說,引進農業外勞可能衝擊本國勞工的工作機會,尤其是從事農業工作者多為年齡較高、教育程度較低者,或是外籍配偶,都是經濟弱勢者。規模較大的農企業或農家因為引進外勞,生產更有效率,也可能壓縮小農的生存空間。

缺工與人口老化是不同議題

中興大學國際農業研究中心主任陳吉仲說,引進外勞可降低國內企業的成本,有效解決農業缺工問題。不過,對年輕人回流農業造成阻礙,農村文化傳承將斷絕,排擠國內農業動力。

他認為,解決缺工的方法有數種,例如:工資調漲、活化農村閒置勞動力、組織外配投入生產、引進農民參與生產、寒暑假大專生及農校生投入生產、國軍緊急協助收割,試盡各種方法仍無法解決缺工問題,才考慮農業外勞。此外,就農民收益而言,開放外勞是增加農民收益還是減少?引進外勞重點在於解決農業勞動市場缺工問題,解決人口老化應是透過年輕農民加入。

農委會輔導處推廣科長郭坤峯說:「農業缺工必須有因應措施來解決,外勞只是最後手段。」農業勞動力缺工特性主要是缺少基層勞動力,例如:蘭花上盆換盆、菇類製包、裝填;或工時不固定,例如乳牛產業,每天早上5時到9時,下午4時到8時,幾乎全年無休;某些特定時期需要工量大、操作重複,像是蔬果的套袋、採收及包裝等;或作業環境不舒適,以屠宰業來說,屠體分切、放血、清洗內臟,殺生具高危險性。若是農糧產業,大太陽下在田間操作很辛苦,果菜類簡易溫室內夏天溫度高達40度以上,無法在適宜環境中工作等。

他說,農業勞動力缺工對產業的影響是,農場產能下降、生產成本提高,影響市場競爭力,恐迫使產業外移,進而影響國內農產品的供應及減少農村的就業機會;屠宰業成本增加,若非法屠宰業重起,將影響食品衛生安全。

多管齊下 解決缺工問題

郭坤峯表示,因應措施以國內農業勞力調度及試辦農業打工先行做起,以補充性勞力概念,評估引進外勞的利弊及需求。推動自動化及機械化的省工栽培技術;推動農業經營專區,建立產業價值鏈,提升產值;設立農民學院辦理農業專業訓練,培訓農業人才,並推動青年農民專案輔導;試辦季節性人力調度;推動學生農場實習及試辦農業打工;建立農業徵才平台,協助產業徵才。

他指出,103年輔導12縣市、48家農會招募農村婦女、新住民或原住民649人等組成農事服務團隊,進行農事技能訓練後上工,計媒合611人,協助304位農民、農企業、產銷班、農會等單位僱用在地人,協助紓解季節性人力需求。104年將輔導73家農會擴大辦理。

103年提供台大、中興、嘉大、屏科大、宜大、明道等6校、80名學生在35家農場進行暑期經營見習。暑期試辦農業打工,用人單位提供工資,農委會提供學生每人3,200元獎勵金、意外保險及傷害醫療保險,計有194位學生在40家農場打工。農委會試驗所亦結合高農及當地產業需求,進行基礎訓練並進入農場工作。104年將持續推動辦理。◇

延伸閱讀
鼓勵農地轉作 稻穀改民間收購
2015年05月25日 | 9年前
四月失業率3.63% 創15年來同期最低
2015年05月22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