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投北京之好 學者:稱台灣友人可議
新加坡首任總理李光耀病逝,中華民國政府對此發新聞稿表示,「他是中華民國堅實的友人」,將永遠感念李光耀在促進新加坡與我國關係及兩岸和平的貢獻。對於外界褒多於貶,但卻有歷史學者認為,李光耀經常投北京之好,否定台灣的獨立自主,其立場與作為不能稱之為台灣的友人。
總統府23日上午發布新聞稿表示,李光耀曾多次訪問我國,與故總統蔣經國的友誼,以及對於發展與我國關係的諸多睿智看法,奠定了兩國長久以來交往的基礎。
歷史學家、台北教育大學教授李筱峰,則在臉書發文回憶新加坡初獨立之時,李光耀曾對外說了這麼一段話。「我不是中國人,就如甘迺迪總統不是個愛爾蘭人。慢慢的,世人會知道,新加坡姓李、姓高、王、楊、林的人們,外表上是中國人,說著華文,然而卻與中國人不同。」
李光耀還提到,「我們有中國人的血統,我們不否認這點;但重要的是,我們以新加坡的立場思考,關心新加坡的權益,而不是以中國人的立場,為中國人的權益著想。」
李筱峰認為,「這段話,用到我們台灣人身上,不也是一樣嗎?」他批評,「他(李光耀)經常投北京之好,否定台灣的獨立自主,但他這段話,剛好可以用來反駁他對台灣獨立的態度!」
網友則留言贊同「李光耀的新加坡,自己可以當個流著中國血的獨立國家,但是他對台灣的論述,相當令人無法接受!」「李這句話可以裱起來送給統派及中國人!」
多數新加坡人都稱頌前總理李光耀創造經濟奇蹟、政府透明開放;但前學生領袖、曾被執政黨引用內部安全法囚禁的陳智成則認為, 許多人活在「沒有李光耀,新加坡就不能由當年的一無所有晉身經濟強國」的迷思中。
實際上星國的富裕是地理使然,新加坡早在30年代已是重要的貿易港,生產總值僅次於東京,他認為「馬來西亞、印尼的失敗,顯得他(李光耀)很成功。」
陳智成說,新加坡政府在幾十年來迫害異己、封殺民間社會、學生組織、再控制傳媒,主導國民接收資訊,才能造成市民出現這種印象,「就如當你在北韓成長,你也很難會覺得政府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