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平論「後李光耀時代」的隱憂

圖為新加坡東海岸的日落時分。(大紀元圖庫)
圖為新加坡東海岸的日落時分。(大紀元圖庫)

⊙張學海(美國世界和平協會會長、泰國外交部「泰國之友」、台灣法治促進會會長)

有「新加坡國父」之稱的李光耀,不幸辭世,誠如媒體報導世界各國領袖給予高度推崇的評語,他有如政治魔術師一般,把資源貧乏的新加坡,變成一個繁榮富裕的城市國家。

值得警惕的現象是,2011年大選時,李光耀創建的執政黨人民行動黨面臨空前「慘勝」,在87個議會席位中破天荒丟了6個。明年即將舉行大選,一般輿論預測,反對黨可能囊括更多席次。有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和年輕世代,對於「精英政治」長期把持新加坡政壇,有很大的反感,是否會在後李光耀時代另找出口,頗值得觀察。

其實新加坡在經濟方面同樣堪憂,新加坡的所得差距逐漸拉大,在億萬富翁不斷產生之際,有愈來愈多新加坡人,為了日益高漲的房價與高居不下的生活成本,艱苦掙扎。

1980年代當地逾90%人口為原新加坡國民,如今比率卻降到63%,新加坡若如政府規劃在2030年前透過移民,由500多萬人增至700萬人,屆時移民人口將過半。移民激增恐造成種族歧視與文化衝突,成為另一個社會與治安隱憂。新加坡生育率處於全球最低,日益仰賴進口人力,不免令人懷疑貧富差距日益擴大是否就是原因之一?

更令人訝異的是,即使經濟富裕,但新加坡人民的悲觀程度卻是排列全球前幾名,幾乎與希臘、賽普勒斯、海地等國相去不遠。有高達半數新加坡人表示,若有能力會離開這個島國。這是否意味人民對於政府鐵腕統治的潛在性普遍不滿?筆者近年來在泰國接觸到越來越多新加坡年輕人,因內心深處對民主自由生活方式充滿渴望,而選擇在泰國發展。除了地緣外,在東南亞諸國中,泰國政府及人民從不排華,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光芒四射的背後,新加坡隨著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生育率低落、社會對外來移民愈來愈不滿、種族衝突加劇以及只講法治而不講民主,使年輕世代忿忿不平日增,李光耀辭世後的新加坡,面對的挑戰有增無減。

新加坡的獨立乃至於繁榮,可歸功於李光耀,但他一貫「只要法治不要民主」、「限制言論自由與基本人權」的鐵腕作風,所造就的榮景與秩序,在他身後還能延續多久?令世人不免疑慮。這也許是新加坡「後李光耀時代」的隱憂。◇

延伸閱讀
伊朗艦艇波灣向新加坡油輪開火
2015年05月15日 | 9年前
李光耀辭世 毛揆表哀痛
2015年03月23日 | 9年前
李光耀辭世 毛揆表哀痛
2015年03月23日 | 9年前
配表: 李光耀檔案
2015年03月23日 | 9年前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因病去世
2015年03月23日 | 9年前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因病去世
2015年03月23日 | 9年前
不聽母勸 印尼男搭上失蹤亞航
2014年12月29日 | 10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