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流失 中國人國外散金

【記者孫芸/綜合報導】

瑞士《新蘇黎世報》10日報導關注中國人令人咋舌的境外購買力,並建議,虜獲中國人芳心的產品需要創新,創新的前提則是開放思想。

中國消費者流失

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新蘇黎世報》3月10日發表署名文章《中國消費者流失》,關注中國人對本國品牌的不信任導致大量資金流向國外;中國經濟放緩,中共當局期待國內消費成長,中國人卻大量到國外散金,讓中國經濟將外流的購買力視作眼中釘。

官方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出境旅遊超過1億人次。去年境外消費已經超過1兆元人民幣,這表示人均境外消費1萬元。但是文章說,要是在歐美的大城市裡觀察過中國人購物,就會認為這個估計趨於保守。

中共央視曾採訪出境掃貨的中國人,他們不少人都解釋:因為外國的商品比中國的好。文章則提醒道,人們經常會忘記,不少商品其實都是在中國製造的。

文章也提到中國經濟迄今為止的動力,主要是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和本土及境外企業的投資,而中國現在要通過研發創新產品發展經濟,才能吸引消費者。

但創新這種事不是依照國家指令就能完成的,它最主要的前提條件就是開放思想。在目前的中國,學術界都無法滿足上述的前提條件。中共教育部長袁貴仁還曾公開表示,絕不能讓傳播西方價值觀念的教材進入大學課堂。◇

延伸閱讀
中國淪為全球電子垃圾主要傾銷地
2015年05月21日 | 9年前
中國要聞掃描
2015年05月22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