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住宅分批上路 租金、房價免驚
為維護公共建築的安全,台北市府團隊不僅多次與財團交手,對於「居住人權」也火速著手規劃,希望至少要讓年輕人「住得起」。房仲專家認為,目前台北市住房需求大於供給,社會住宅可望舒緩年輕人、租金負擔有限民眾的問題。
台北市長柯文哲4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為有效抑制房價飆漲,市府至少須釋出5%(約5萬戶公共住宅)。營建專業出身的台北副市長林欽榮則透露,初步規劃任內將斥資1,300億元,以捷運宅聯開案、市府自建、公辦都更等方式,新增2.5萬戶作為公營住宅。
租金行情持穩
對於公共住宅是否降低附近租金行情,進而對投資客形成壓力,台灣房屋智庫執行長劉怡蓉認為,有能力負擔租金行情的族群,他們還是會考量自身需求,有所選擇;而社會住宅的提供,則是基於照顧弱勢族群的角色,勢必會有數量與條件的限制。
「即便大家都去申請,也不見得都能抽到;未中籤的民眾,勢必還是要回歸一般的租賃市場找房。」劉怡蓉表示4月分首波釋出4處捷運聯開宅,對當地租金行情的影響相當有限。
「現在的房價與持有成本對房東而言也是相對高,所以租金要下滑的空間也是相對有限。」租金成本加上供給量少,很多人甚至還要往郊區或是新北市承租。
房價波動免驚
至於有民眾擔心釋出的公共住宅,將破壞當地房價,劉怡蓉表示,此舉不至於引起拋售潮,頂多是讓有出售意願的民眾修正價格,加速銷售速度,但是要讓沒有售屋意願者,轉為有售屋意願的機率相對小。
「(公共住宅)周邊房價下修,可能性微乎其微,畢竟現階段也還沒下修」,劉怡蓉指出,只有正在銷售階段的,才會涉及修正開價的問題,公共住宅也確實會對這部分心理因素,造成某種程度的影響。
管理良善抗跌
同樣的,平價住宅是否會被「標籤化」,劉怡蓉認為也是心理因素,並舉同樣由政府提供的早期國宅為例「現在的國宅很貴耶」,未來北市府成立的台北市公共住宅管理公司(簡稱台北市租屋公司)管理制度的落實與否,才是重點。
「『管理機制』才是當地房價抗跌的因素」,劉怡蓉表示不少社區就是因為管理良善,自然就能抗跌,甚至比附近大樓的房價還要好。
移入活化機能
移入人口將可帶動當地消費與生活機能,甚至對房市需求有正面影響。劉怡蓉說:「民眾在當地住習慣之後,當購屋能力提升或是想買房,還是會選擇自己熟悉的區域和環境,對於當地房屋市場也不是一件壞事。」
「出租公宅提供相對划算的租金行情,起碼解決租房問題,將房市導向更健康的房價軌道。」劉怡蓉分析,在台北市高房價無法打對折的現況下,台北市先解決負擔房價能力有限民眾的需求,確實為現行的「必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