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恆春 漫步古城 月琴的故鄉

文、圖/豬兔子

漫步在恆春小鎮上,不難看到早已毀壞的城牆遺蹟,沿著舊牆邊的小路前進,我們恣意地遊走於「城內」與「城外」,繚繞於恆春古城的古代城市工藝氛圍中……


位於台灣最南端的屏東縣恆春鎮,屹立四座古色古香的「恆春古城」。恆春原稱「瑯嶠」,清代的船政大臣沈葆楨為處理牡丹社事件來到台灣南部,見此地氣候四季如春,因而將該地改名為恆春,並向清廷奏准設置恆春縣城。恆春古城是國家二級古蹟,同時也是台灣現今保存最完整的城門古蹟。

恆春古城建於光緒初年,分為東、西、南、北四座城門,據說其中蘊含著風水勘輿之理,四個城門分別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靈守護。清代城門對於恆春人而言,仍然具有空間上的意義,當地人家仍然將到城內辦事情,稱呼為「入城」,聽來令人不自覺地回憶起百年前的光景。

國境之南 海角七號

位處於國境之南的恆春,大概是從2009年以後更加受到大家的注意與遊歷,想當然是受到魏德聖拍攝《海角七號》引起的迴響所致。因此有不少人開始造訪恆春,當然多數人的目的地是前往劇中幾個重要的場景,例如片中主角「阿嘉的家」。

在「阿嘉的家」附近,有一家玉珍香餅店以「恆春三寶」中的洋葱為原料,製作洋葱蛋捲的工坊,看著工坊內小姐努力的捲製蛋捲,空氣中漫溢著洋葱的香味,老街店鋪選擇在這裡開工坊,看來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回神後一盒蛋捲已經入手。

漫步在恆春小鎮上,不難看到早已毀壞的城牆遺蹟,沿著舊牆邊的小路前進,我們恣意地遊走於「城內」與「城外」,在台灣能夠如此繚繞在古代城市工藝的氛圍之中,大概也只有恆春古城吧!

逛大街 吟唱思想起

繼續沿著崩壞的城垣走,不久便來到了「南門」。南門又稱為「明都門」,是現今唯一保存門樓的古城門。南門在結構上半部是以閩南式磚塊砌成;下半部近城牆部位以礫石疊砌咾咕灰漿填縫而成。南門往城外的道路可以前往南灣和墾丁,不知道前往墾丁的人群,可曾注意這座為了適應當地炎熱氣候而附有「抱廈」(亭仔腳)的古城門。沿著城內的通道前進,順著路標指示,不久就來到了恆春老街。

走在恆春的老街上,可以看見中山路沿途有不少地方標有月琴的圖像,也有月琴形狀的路燈,忽然回想起恆春是月琴的故鄉,以及兒時在電視上聽到恆春傳奇人物陳達哼唱著在地民謠「思想起」與「四季春」的朦朧記憶。我們順路吃了傳說中的「恆春阿伯綠豆饌」,確實十分爽口,但是怎麼沒看到阿伯呢?休息片刻後,便沿著老街來到了古城的西門。

時光流轉 入城出城

「西門」右靠虎頭山,門上原有門樓,但是在日治大正年間因居民偷拆建材而毀壞;現在看來,似乎是四座城門中規模最小的一座。這座城門因為方位特殊,因而在地方上流傳著「西門向北」的各式風水傳說。西門至城中心一帶是恆春老街最熱鬧的地區,所以可以看到不少車輛在西門洞出入的景象。城門內側有一座光緒二年福建巡撫丁日昌頒布的「禁自盡圖賴碑」,可以想見清末恆春一帶貧困百姓曾經透過自殺來誣告他人的歷史情境。

沒幾分鐘的路程,我們便從西門來到北門。「北門」原本也有軒亭於城門之上,但今日也已不存在了。北門的門洞也是當地的重要交通道路,因此也有不少車子川流於門洞之間;從門洞內部留存的凹洞來看,不難想像清代時的城門位置與開關方式。從北門向外眺看,可以看到獨特而美麗的虎頭山,也有不少人到虎頭山回望北門,感受另一番俯瞰古城門的樂趣。

「東門」面對三台山,也是通往滿州鄉和觀看「出火」景點的主要孔道,在這裡可以看到恆春縣城唯一完整保留的古城牆,長度大約有500公尺。沿著城門邊的階梯而上,可以看到敘坡式慢道、雉堞與礮台遺址等清代戰備設施,城外依稀也可見到城濠的遺蹟,對應於城牆下的地方民眾悠閒地談天說地與練習槌球的景況,著實令人覺得有趣。

慵懶地散步在城牆的馬道上,感受著夕陽撒下的溫暖;徐徐吹來的南風,剎那間帶走了人們焦躁的思緒。披上鵝黃色外衣的古城,期待下次與你的重逢。

INFO 旅遊資訊

★自行開車:高速公路國道3號南州交流道下,接縣道187乙線,轉省道台1線至楓港,沿省道台26線至恆春,續行縣道200線。

★大眾運輸:1、搭乘火車於高雄站下,轉搭中南客運(往墾丁、鵝鑾鼻)或高雄客運(往墾丁)至「恆春站」下。2、搭乘火車於屏東站下,轉搭屏東客運(往恆春)或至「恆春站」下。3、搭乘高鐵至左營站下,轉搭中南客運(往墾丁、鵝鑾鼻)至「恆春站」下。

延伸閱讀
古城逍遙遊 體驗恆春新風貌
2013年08月15日 | 11年前
台灣電影的文藝復興
2011年10月09日 | 13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