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創作】 天燈 Sky Lantern(上)

 (記者林伯東/攝影)
 (記者林伯東/攝影)

文/張天泰(Knight)

天燈緩緩飛升,也象徵人們對於未來希望的期盼,跟著冉冉飛升,在眼前天燈的火光閃爍一片,也彷彿將當日的夜空點亮如白晝。

前陣子因採訪工作,參與了台灣天燈節的活動,人們興高采烈地討論彼此的願望,虔誠在各自燈上許下心願、寫下心願。數大便是美,一時間,人們抬頭向上,一起被這樣充滿祈願、祝福與希望的天燈之海的美麗所感動著。

身旁一位年輕的朋友,抬頭看了看天燈,卻面色憂苦,他突然向我問了問:

「如何找回失落的未來?」

讓生命本德回歸

要找回失落的未來,須先透過教育,讓生命本德得以回歸。

在現今全球化社會,人類為了政治權力而產生國家爭戰,為了金錢、經濟而忽視環境保育的危機,為了慾望而合理化許多違反倫理之事。商業媒體造成人類思想中「價值與價格」的混淆與錯置,這樣的錯置也造成許多悲劇,包括找不到未來的困境。

 (李惠月提供)
 (李惠月提供)

如何找回失落的未來?答案便在老子的《道德經》。《道德經》告訴我們:雖然人們與生具有從天道而來之德,然而人隨著成長,也可能逐步失落了天道的本真之德。老子在《道德經》第三十八章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即是說人本有天道所內具的天真之德,而後生命一步步向外遺失流落。本來人與生具有天真之德,天真之德無善惡的分別心,所以老子在《道德經》第四十九章說:「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老子所說的善是德善,德善是天道本有之善,是本德天真之善,沒有善惡的分別心,沒有人間價值判斷的善惡,而是回到每個人的天真本真,肯定每個人的本德之善。

然而,隨著生命的向外流落,天生本德逐步失落,心會執著於價值的判準,而執取仁義禮的價值規範,開始有善惡的分別心,筆者認為,要找回失落的未來,就必須透過教育讓生命本德得以回歸。首先,我們必須向老子尋求解決此全球性教育問題的大智慧。

向老子請教智慧

想找回失落的未來,必須先找回真正的自己。我們從小接受西方教育,舉凡學術殿堂,一切以西方為尊,一般人對於西方流行學術思潮都急於追隨,而對於東方的老子思想,態度上似乎興趣缺缺,大多只是虛應故事,聽聞了也如馬耳東風,從未將屬於我們老祖先的寶藏——老子《道德經》思想貫通,也未將老子的智慧和我們生活合一,融入在我們日常的一言一行。

我們也尚未履行中國史學家錢穆先生曾說的:「中國一切教育思想,又可一言蔽之?曰:『在教人如何做人』。因此中國人看學術必然在政治之上,亦絕不看重如西方般純思想之思想,而必求思想與行為之相輔並進,與相得益彰。一切思想,必從人生實際行為中產生,亦必從人生實際行為中證實與發揮,最後亦必以實際人生為歸宿。

故中國傳統思想,則必帶有教育成分,中國一思想家,同時必是一教育家,中國人看重一思想家,不僅是看重其思想與著作,同時必看重其人,看重其實際人生中之一切行為。故凡屬一大思想家,則必然同時成為一大師,後人讀其書,必知師其人。此所謂能自得師,尚友古人,若把其思想從實際人生中抽離,即不成為思想。」的大真理。

東方世界的老子在《道德經》的思想亦如是。老子不只告訴我們「如何做人」的人生哲學,更展現了老子的政治思想。老子的形上思維與宇宙論,皆以「自然」概念為核心,而老子在其中的「天道」與「自然」概念彼此融通。故老子之「天道」循其本源上,應是一種自然之道。這個自然之道(天道),即是萬物之起源,又是萬物形成規律及其所依憑之途徑。道(天道)自然而自發,不需外在力量強加於其之上,乃為「天道自然」。回歸真實世界,也就是要回歸天道自然,此天道自然思維取向同時就是一種價值取向。◇

延伸閱讀
妙喻人生
2015年05月03日 | 9年前
換工的記憶
2015年05月11日 | 9年前
有錢難買平靜
2015年04月21日 | 9年前
很想 很想
2015年04月17日 | 9年前
雲淡,心輕
2015年03月25日 | 9年前
此刻 未來圖騰
2015年03月03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