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應對感冒

感冒。(Fotolia)
感冒。(Fotolia)

文/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治療感冒,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就是吃吃普拿疼,嚴重時加上抗生素,或以抗組織胺、化痰藥輔助治療。普拿疼(Panadol)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鎮痛解熱劑,使用廣泛,普遍用來當作感冒治療的第一線藥物,而且在藥妝店直接可購買。鎮痛解熱劑西醫運用很多,如阿斯匹靈等。如果有細菌感染徵兆,再加上抗生素,鼻涕有痰加抗組織胺。如果是病毒感染尚未有併發症,更是仰賴鎮痛解熱來緩解主要症狀。治療感冒的架構基本就是如此。

感冒的併發症很多,不可不慎,但現代與古代的感冒治療方法可以說是兩回事。在古人眼光中,感冒稱作傷風。風為百病之長,風性上揚,風善行而數變。也就是說感冒首先在上部出現症狀,如鼻塞、打噴嚏、流鼻水、咳嗽、有痰,但感冒有時症狀變化很快,不可輕忽,不注意治療,有時還會轉變出許多併發症;如慢性咽喉炎、慢性咳嗽等等,有些還會變成腎臟炎、腸炎等等。

寒感冒與熱感冒

古人應對感冒,一定要分清寒感冒還是熱感冒,寒感冒就是打噴嚏、流鼻水,即使咳嗽,痰也是清的。此時首先可取些散寒的食物來祛寒邪,如生薑、黑糖、蔥、豆豉等,當然自古以來就有桂枝湯、麻黃湯等,就是用來驅散寒邪的。

但感冒症狀不是一成不變的,感冒都是一開始受涼,風寒之邪內侵,但人的體質不同,熱性體質的人會熱化,寒性體質的人則保持原本的寒症。熱化的速度可以很快,風寒轉為風熱可能幾分鐘,甚至幾小時就轉變了。風熱症狀可有喉嚨痛、口乾、咳嗽,有痰也是少痰或黏痰,此時要用一些辛涼解表的藥物來疏散風熱症狀,有如金銀花、連翹、薄荷、牛蒡子、竹葉、葦根等,清表邪之熱,讓邪氣外出。

在夏日還有一種感冒,稱作暑溼感冒,也就是夏日感受寒邪,如敞衣臥地、貪涼受寒等,表現有打噴嚏、鼻塞,有時一點咳嗽。夏天貪涼有時吃了許多冰冷的食物,如西瓜、水梨等,導致腹部脹滿、消化不良,看舌頭有厚厚的白色舌苔,溼邪很重。這時中醫代表的方劑就是香薷飲了,藥物組成只有三味藥,香薷、厚朴、白扁豆,其中香薷稱為夏月的麻黃,因其藥性較為柔和,沒有這麼溫燥剛烈,適合夏日炎炎感受寒邪時使用;再剩下的兩味藥都是腸胃藥,厚朴通氣,白扁豆健脾化溼,其實這也說明了一個事實,夏天的感冒,稍稍疏散風邪,再把腸胃顧好,感冒就會好了。再還有一個方叫做新加香薷飲,成分是:香薷、金銀花、鮮扁豆花、厚朴、連翹,也就是加重清熱解毒的力量。就是除了打噴嚏、流鼻水外,口還非常的乾,喉嚨也乾痛,肚子也脹,就加重清熱的力量把症狀改善。

感冒還不單是寒症或熱症這麼單純,還有寒熱錯雜型的感冒。如有些人鼻塞、流鼻水、咳嗽,痰也是透明的,但卻喉嚨痛、口乾舌燥,感覺煩躁,這就是表寒裡熱型的感冒。常用代表方劑就是九味羌活湯(羌活、防風、蒼朮、細辛、川芎、白芷、生地、黃芩、甘草),一堆辛溫發散的藥中,加上生地、黃芩清內熱,讓症狀緩解。

對症治療

治療感冒還可用刮痧的方式,尤其是內有鬱熱之時,感覺頭痛頭暈、疲勞、肩頸麻木,此時邪氣鬱在體內,風熱之氣無法發散,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在肩頸部位先刮個幾下,肩頸巡行的經絡可多著呢!少陽經、膽經、小腸經、大腸經、膀胱經,瘀熱重者刮痧後較黑青,讓邪熱有出路,可緩解感冒症狀。

如若感冒一直不好,餘邪一直無法散盡,遺有打噴嚏、流鼻水、咳嗽,加上清清的痰,這算是衛氣較弱、脾肺腎氣較虛的表現。此時就要技巧的加上一些補藥,來達到治癒的目的,如參蘇飲(人參、蘇葉、陳皮、桔梗、枳殼、甘草、木香、半夏、葛根、前胡、茯苓、生薑、大棗)就是一代表方劑,既可祛邪外出,又可補氣增加抵抗力,雙管齊下,讓人有足夠的抵禦外邪的能力。

有些風邪很毒,進入人體後直接造成高燒的表現,甚至不需要打噴嚏、流鼻水、喉嚨痛之類的,很快的呼吸逐漸困難,併發症也逐一顯現,這就是一種疫病。此種戾氣傳染迅猛,很難抵擋,常常整村、整街全部感染,死亡率很高。這種疫症當然變症很多,但最直接的方法是先用抗疫的中藥清熱解毒,緩解症狀,如大青葉、板藍根、銀花、連翹、蒲公英、黃芩等,再根據產生的變症加以治療。

順勢療法

古人治感冒,可說是一種順勢療法,熱者清之、寒者散之,有邪祛邪、表虛補氣,最終達到身體內在的平衡,使感冒痊癒,在現代的觀點來說就是利用自身的免疫力來治癒感冒。

現代的醫療與古人的醫療真是差異很大,現代是症狀治療,抗生素對細菌感染當然有極大的優勢。但感冒多是病毒感染,細菌化膿多是變症與併發症,所以常常有較嚴重的流行性感冒或病毒感染,高燒不退,或症狀反覆遷延不癒,一直施打抗生素也無效。因此時無細菌大軍可攻擊,病毒在作亂,人體免疫失衡,中醫講的寒熱陰陽失調較嚴重。

在高燒不退的狀況下,可適時加入蒲公英、魚腥草清熱解毒,對病毒性肺炎高燒卓有效用。久咳少痰不止的,可用桑葉、石膏、阿膠、麥冬、杏仁、枇杷葉等肅肺止咳,讓病況早日痊癒。順應人體與環境的互動,古代中國以更全面、健康的方法應對感冒,這在今天依然對我們不無啟發。◇

延伸閱讀
為何古人生活有助養生?
2015年05月08日 | 9年前
古人的視野
2015年03月30日 | 9年前
去年百日咳77例 創3年新高
2015年01月27日 | 9年前
健康問答題 你做對了嗎?
2014年12月30日 | 10年前
別小看圍巾 冬天病痛Bye Bye
2014年12月27日 | 10年前
淋巴癌不易分辨 10年內爆增2倍
2014年09月10日 | 10年前
中秋話明月 望月思故鄉
2014年09月01日 | 10年前
上古之人 比現代人更懂得舒壓
2014年07月31日 | 10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