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物滅絕 研究:元凶是微生物
儘管有人認為約九成地球物種在2.5億年前滅絕是火山或小行星所造成的,但美國研究人員日前表示,真正的元凶應該是更小的微生物。
據麻省理工學院(MIT)網站報導,該校與中國科學家合作進行的研究揭示,一種被稱為甲烷八疊球菌屬(Methanosarcina)的微生物,在二疊紀末期突然大規模出現於海洋中,它們釋放甲烷到大氣中,導致海洋化學性質與地球氣候劇烈改變,因而造成生物大量死亡。
新的證據表明,這些微生物可能發展出使用豐富有機碳的能力,再加上火山爆發可能將額外的鎳釋放到環境,提供養分給他們,因而促使其大量增長。
這項研究的推論建立在3個獨立的證據:1、地球化學證據顯示,在這場古生物大滅絕中,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呈指數般增加;2、基因證據顯示,甲烷八疊球菌屬在當時發生突變,使其得以利用水中的有機碳生產大量甲烷;3、古代沉積物顯示,鎳的沉積量在當時暴增。
儘管有研究人員主張,當時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暴增可能是火山爆發所引起的。但MIT研究人員福尼爾(Gregory Fournier)表示,火山爆發後的二氧化碳會迅速增加,隨後逐漸減少,但研究人員卻發現大滅絕時有相反的情況,亦即二氧化碳含量是「持續」、「快速」增加,證明是微生物大規模增長所致。
對於甲烷八疊球菌屬而言,鎳是有限的滋養品。而在中國出土的沉積物顯示,在古代的西伯利亞火山猛烈噴發之後,鎳的含量大幅增加,這為甲烷八疊球菌屬的大規模增長提供了助力。
這些微生物釋放的甲烷暴增,可能增加了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進而導致海洋酸化,使生物滅絕,首當其衝的就是富含鈣質的甲殼類海洋生物,牠們在二疊紀末期的這場浩劫中首先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