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服貿協議」 看兩岸統一(上)
儘管中共不再像過去那樣公開宣告一定要武力解放台灣,同時台灣國民黨自上世紀80年代以後也不再提「反攻大陸」的政治口號,但是兩岸統一的問題一直是彼此的心結。這一點從〈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簡稱「服貿協議」)在台灣島內引發的爭議就可以看出。
連日來多家大陸、台灣島內以及國際媒體,紛紛報導了台灣學生占領立法院抗議「兩岸服貿協議」的事件。從3月18日晚間開始,抗議的台灣學生以「318青年占領立法院」為號召,強行占領立法院議事廳。因為沒有在期限內得到馬英九政府的回應,學生們計畫擴大抗議的範圍。並且已經有台灣公民團體加入到學生抗議活動中,抗議人數越來越多,使得整個事件在不斷升級。
那麼,為什麼貌似互利共贏的「服貿協議」卻在島內引起巨大的抗議?台灣民眾的憂慮到底是什麼?未來兩岸會不會統一?到底是誰統一了誰呢?
這份2013年6月海峽兩岸簽訂的爭議不斷的「服貿協議」,明確了兩岸服務市場開放清單。其中大陸對台開放共80條,台灣對大陸開放共64條,雙方市場開放涉及商業、通訊、建築、分銷、環境、健康和社會、旅遊、娛樂文化和體育、運輸、金融等行業。然而這份看上去更大範圍地降低市場准入門檻,為兩岸服務業合作提供更多優惠和便利的市場開放措施的協議,卻在台灣島內遭到民眾的抗議。
表面上台灣民眾的抗議是大陸企業的介入,將給台灣服務業帶來巨大衝擊,尤其是美容美髮業、倉儲、汽車租賃與汽車維修、印刷出版、餐飲、洗衣、旅遊等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產業;另外,還有可能造成大陸管理人員,藉此協議合法來台工作與居留,時間可以超過世界貿易組織待遇(無限期展延),並且這些合法來台居留人員,無需負擔公民義務,卻可享有各項公共服務與基礎建設,特別是不經6個月等待期,即可加保的超國民全民健保:專業人士及其眷屬可在來台長期居留期間,即可享有第六類健保每月500元的健保補助等等。
此外,台灣民眾更加質疑馬英九政府,從協議溝通、談判到簽署,始終未適當公開訊息,而且未納入台灣民間以及產業界的討論意見,而採取「先簽後公布」的形式,更有國民黨立法院黨團,違反先前的承諾,竟把應經立法院逐條審查、逐條表決的「服貿協議」送到院會存查,等候院會表決。這顯然違反程序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