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崛起夢 中國外交正回跌

⊙何清漣

今年適逢美國911事件發生10周年,世界輿論對事件的評價,已從當年暗藏對美國的幸災樂禍之心轉而為佩服,或至少歸於平淡,但中國卻意想不到地成為這次紀念潮中的第二大討論主題,其關鍵詞句卻是:美國並未從911之後走向衰落,中國也並未真正崛起。

美國「擁抱熊貓派」占盡上風

公正而論,「中國崛起」之夢,並不只有中國在做,而是許多中國觀察者、ChinaScholar及媒體共同在做,北京只不過是在這種大合唱聲中不自覺地陶醉了而已。

以美國為例,911事件之後,美國布希政府出於反恐需要,不得不改變對華策略,將中國視為反恐戰爭的「戰略夥伴」。那時在美國對華政策上由「紅隊」演化而來的「擁抱熊貓派」非常神氣,由「藍隊」演化而來的「屠龍派」灰頭土臉,以至於一些研究中國的學者告訴我,如果被帶上「汙名化中國」的帽子,在這個研究圈內就會被邊緣化。

歐巴馬上任伊始,其對華政策竟然完全採用了中國外交部下的國際研究所為其開出的「對華政策期望清單」。後來只是因為在一系列外交事件中,例如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遭遇中國政府的極度輕慢,才開始調整其對北京的謙恭態度。

中國外交從崛起再回歸韜光養晦

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末的外交戰略是聯歐制美,其戰果之一是2001年5月在法國的大力支持下,聯合一些發展中國家,通過選舉,成功地將美國從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中趕出去。911之後,中國的外交戰略調整為3個層面:大國外交、周邊外交與資源外交,外交姿態從「韜光養晦」變成了「有所作為」。中共理論界的三朝元老鄭必堅在《外交季刊》2005年9、10月號上發表〈中國和平崛起〉。由於這本雜誌在世界外交界的戰略性地位,西方社會從此牢牢記住了鄭必堅的名言「當代中國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中華民族的復興是文明的復興」。

支撐中國如此做的心理基礎如下:世界陷入了「中國熱」,投資者紛紛到中國淘金,世界企業500強當中的大多數都在或者希望到中國搶灘登陸,中國因此成為世界發展中國家的頭號引進外資大國。對待潮水般湧來的外資,中國政府從過去要給「優惠政策」轉變為可以挺直腰桿說「不」了。

近兩年開始,中國在南海問題上與周邊國家磨擦不斷,中國政府面臨日漸增大的外交壓力。去年12月7日,主管外交的國務委員戴秉國以個人名義在外交部網站上發表〈不當頭不爭霸不稱霸是中國基本國策和戰略選擇〉一文,明確聲明,「說中國要取代美國、稱霸世界,那是神話。政治上,我們搞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不輸出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尊重各國人民對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選擇」。

繼之是熊光楷(解放軍原副總長、上將)的文章〈被歪曲的中國國家安全形象〉,說改革開放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國內有些同志開始過高估計和渲染我國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結果是給『中國威脅論』提供了口實,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外界對中國國家安全形象的誤解。」

短短10年之間,中國外交政策從放棄「韜光養晦」到「和平崛起」,再回歸「韜光養晦」,說明這個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只是一個泥足巨人。

「中國模式論」曇花一現的燦爛

但今年以來北京在陷入內政外交的困窘之後,3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又發布《世界社會主義黃皮書》,在肯定中國經濟發展得益於「中國模式」的同時,聲明「不會向外輸出自己的發展模式,不會把自己的價值強加於人」。

讓中國模式論鼓吹者難堪的是,就連中國一向不放在眼中的烏克蘭,最近也開始批評所謂「中國模式」了。為此烏克蘭新聞網站(unian.net)近期特別刊出瓦倫瓦(GannaWarowa)與達布什(EugeneDawbush)的評論文章〈中國能夠教給我們甚麼?〉作者指出,當前的中國表面富有,但多數人民卻很貧窮,加上黨工貪腐,民眾人權被剝奪,連富人都想逃離中國。如今中國已是一座隨時可能引爆的巨大火藥庫。最後作者得出結論:「我們從中國僅能學到壞榜樣」。

如今中國經濟已進入由盛而衰的轉折期,在維穩費用已經超過軍費的情況下,中共目前已經只能將維護政權穩定當作現階段的「國家核心利益」。
──轉載自《開放》10月號,原標為:十年一覺崛起夢。限於篇幅略有刪減。◇

延伸閱讀
獨家分析:飛行員為何被反鎖門外
2015年03月27日 | 9年前
奧古斯塔的直言和忍的體悟(下)
2015年03月08日 | 9年前
奧古斯塔的直言和忍的體悟(上)
2015年03月08日 | 9年前
美軍:殲滅8500名IS恐怖分子
2015年03月04日 | 9年前
打擊伊斯蘭國 國際聯盟倫敦開會
2015年01月22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