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面對的12種孤獨

【記者許蒔/綜合報導】

隨著科技日益發達、道德急速下滑,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和信任逐漸流失,有孤獨感覺的人似乎越來越多。網路上日前列出當下中國人面對的12種孤獨,發人深省。

據新唐人電視台報導,前2種孤獨皆與科技有關。在虛擬身分比真實身分更具符號性和辨識性的今天,人際交往多在網路進行;多樣化的拍照工具把平淡無奇的生活曝曬出來,讓圍觀的人羨慕。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將這種到處充斥的炫耀稱為「演示焦慮」,花在觀看別人幸福的時間越多,人就越沮喪。

中國一胎化政策導致獨生子女一代沒有兄弟姐妹,親戚也越來越少,孩子從小便感受孤獨;大部分家庭的相處方式漸漸變成子女為生計奔波、老人照顧孫輩,多數老人退休後就失去社會認同,也縮減社交。一位68歲的老太太在家寂寞到玩起馬桶沖水鈕,兩個月沖走了98噸水。

第五種孤獨便是離開故鄉,為了生計,初入城市的農民工只能流血流汗,不得自由,甚至私生活受限。

在速食愛情的社會中,女人怪男人不守誓言,男人怪女人不似當初,有伴侶常比沒伴侶更孤獨,愛情成了第六種孤獨。

一種孤獨來自於對人的無法信任,你有地溝油,我有假蜂蜜,你賣毒牛奶,我賣染色豬肉。為了逐利,毫不猶豫地同流合汙,東窗事發後便說是行業「潛規則」;食品不安全,學歷造假,慈善多作秀,名聲不符實......一個人長大的過程變成逐漸對一切持懷疑態度的過程。

高樓占領了城市,住家上升到半空,變成一個門牌號。人與人失去交流的觸點,每個人都十分留心地鎖好防盜門,保持安全距離,心中也更加孤寂。

成為名人或創作者也需忍受孤獨感,名聲越大越需要強大的心理承受力,否則便會被負面力量壓垮;創作過程無法與世人分享,唯有熬過被孤獨照得通體透明的日子,才有可能成功。

全世界有6,700萬孤獨症患者,過去20年,發達國家的孤獨症病例爆發式上漲。在中國,2011年僅廣州常住人口就有約7萬名孤獨症患者,人數還在逐年增加。

第十二種孤獨是獨善其身,意指只顧自己好,不關心身外事。現今的中國人,誰不熟悉這句話:「各家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只關心自己,能不孤獨嗎?◇

延伸閱讀
職場女性生育受歧視 婦團籲正視
2015年05月08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