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時差可藉體內分子調節

當人們從世界的一個地方飛往另一地方時,人體生物鐘需要時間來重新調整,這就導致人體出現時差反應。(Getty Images)
當人們從世界的一個地方飛往另一地方時,人體生物鐘需要時間來重新調整,這就導致人體出現時差反應。(Getty Images)

【記者許蒔/綜合報導】

科學家們相信,他們已經找到為何人們在飛到新時區時,需要花很長時間調整時差的原因。

據英國廣播電台(BBC)報導,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發現,由於「分子機制」阻止人體在飛行時依靠光線調節體內生理時鐘,而導致「時差」情況的發生。

在《細胞》期刊上發表的實驗顯示,如果將老鼠體內的「分子機制」「打散」的話,實驗鼠就能很快適應時差變化。

研究人員們希望,這個發現有助於研發「調整時差」的新藥,並能幫助一些精神疾病的治療。

人體內的生理時鐘讓人們與外界晝夜的變更保持一致,並直接影響到人體在夜間的休息、饑餓感的產生、情緒和血壓的變化。

人們對於光線的反應就像是一個「重啟按鍵」,讓人體和外界的時間保持一致。但當人們從世界的一個地方飛往另一地方時,人體生理時鐘需要時間來重新調整,於是導致人體出現體虛狀態,俗稱「時差反應」。 

研究重心在腦部主時鐘 

由「維爾凱姆基金會」(The Wellcome Trust)資助的此項研究,目的是要找到人們為何不能馬上適應時差的原因。由於所有哺乳動物都有相同的核心生理時鐘系統,研究人員選擇以實驗鼠為例。

研究重心是在腦部的「主時鐘」上。這個「主時鐘」讓機體其他部位隨時與其「同步」,該區域被稱為「視交叉上核」。他們針對那些由於光線變化而改變活動頻率的DNA進行研究。

他們發現,由於一種叫做「SIK1」的蛋白質的進入,使實驗鼠全部再次進入休眠狀態。如果對光線加以限制,這種蛋白質就能像「踩刹車」一樣發揮作用。 

研究對新藥物研發有益 

負責此項研究的福斯特教授(Prof Russell Foster)告訴英國廣播電台說:「如果降低50%到60%蛋白質的功能,結果發現,實驗鼠在一天之內就能調整時差,而通常實驗鼠要用6天的時間來調整時差。」

他說:「這項研究從分子層面解釋時差反應的原因,對新藥物的研發將有所助益。」此外,這項研究也對與人體生理時鐘紊亂相關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英國劍橋大學專門從事人體生理時鐘研究的雷蒂博士(Dr. Akhilesh Reddy)說,「這項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可以通過調整腦部的一個部位來改變生理時鐘。」◇

延伸閱讀
高市公共腳踏車6月起調整費率
2015年03月31日 | 9年前
3個小步驟 出國時差不再惱人
2014年09月02日 | 10年前
生物鐘不規律 影響免疫易老化
2013年11月24日 | 11年前
電價調漲 江揆指示緊盯物價
2013年08月29日 | 11年前
時差
2013年03月11日 | 11年前
8大社福津貼調整 229億由中央買單
2011年12月05日 | 1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