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自由貿易談判的關鍵盲點(下)
採取由上而下(top-down)的談判模式的好處,就在於談判過程的透明化,可以給予國內產業與民眾緩衝與適應的機會,容易受害的產業可以提早退出或轉型,政府也有足夠的時間向民眾宣導,並制定受害補償機制。最大的優點,在於公布談判過程及草案,可以約束雙邊致力於完成FTA。
舉例來說,美國在進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談判時,就完全的對內公開談判過程,國會可以輕易獲得談判代表目前的協商資料。同時政府也在談判草案完成的同時,開始輔導國內產業進行轉型、外移或改革。
協助產業因應衝擊是談判成功關鍵
因為自由貿易可以強化雙邊的比較優勢,同時更突顯國內的劣勢產業,如何讓這些受衝擊的產業提升競爭力,或是協助他們有尊嚴地退場,才是FTA談判是否成功的關鍵。
另一個經典案例為〈美韓自由貿易協定〉(KORUS FTA),雖然兩國在2007年就完成談判,但礙於雙方國內的產業都沒有準備好開放,以及中間發生的金融海嘯,FTA直到2012年的1月才生效。
但此時韓國的農業已提高生產力與外銷能力,美國的汽車業、電子業也跳出同質競爭的迷思,與南韓形成水平分工狀態。即便對外開放原本的劣勢產業,也不會對彼此產生毀滅性的衝擊。南韓甚至藉由公開談判帶來的壓力,改善原本不具競爭力的產業,使其能夠簽署更多的FTA。
自由貿易談判應有配套並接受監督
因此,自由貿易談判並非貿易官員獨立作業,應該是政府有計畫、有配套地結合談判過程,並允許人民、國會與產業監督談判過程。但目前政府黑箱作業下的堆積木談判,最後不但拖延談判完成,也影響與對手國的外交關係。
最可怕的是國內產業突然面臨自由化衝擊,卻毫無事前的準備,連帶影響台灣加入區域整合的進程。即便中國不打壓台灣,此種談判策略也會擴大自由貿易對國內的衝擊,減少FTA對社會的助益。 ──轉自「想想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