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如何突破22K的窘境?頂著台大微生物與生化研究所畢業的光環,周宜旻放棄外商生技業近200萬的年薪毅然轉職,加入中區職訓局製鞋培訓行列,不畏懼一切從頭學習。
「當初我要放棄將近200萬的年薪來投入製鞋產業,真的猶豫了很久。」周宜旻說,其實我放棄的不只是年薪,還有畢業後奮鬥10幾年的生技醫療專業,這真的很需要勇氣,當然創業不只是勇氣這而已。
在外商5年的周宜旻,忙忙碌碌為外國企業達到業績,但心中卻也想著什麼時候台灣產業也可以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周宜旻決定轉換跑道,但絕不像22K低頭。
「當初我會選擇女鞋,有一個很簡單的理由,業務7年,平均3個月要走壞一雙鞋,深刻了解要找到一雙好看好穿的鞋真的很難。」抱著對好鞋的需求與外商多年管理業務經驗,周宜旻報名中區職訓局製鞋中心400小時的課程。
出身傳統產業的家庭,眼看台灣從可以接到世界各國的訂單,到現在必須面臨轉型的困境。她說,我深刻感受台灣新生代,必須兼負產業轉型再升級的任務,打造屬於台灣自己的品牌,把台灣最強的製造業轉型成服務業,走向世界,但我知道這一切才要開始。
為因應台灣製鞋業急需新血加入,也協助新鮮人獲得理想薪資與中高階工作,中區職訓中心委託鞋技中心開辦「台灣鞋業中高階管理儲備人才培訓班」。自2010年起,提供一期2個半月400小時的製鞋課程,從工廠實作到行銷管理,到今年6月已第11期,每期有25~30名學員。鞋技中心劉總經理說,「往往還沒結訓,企業就搶著要人,平均就業率8成,為產業人才缺口注入新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