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股票集體下跌 彭博:黃金時代結束違約潮到
隨著中國的銀行間資金危機加劇,銀行業估值接近空前低點。投資者擔憂隨著經濟放緩,盈利增長將停滯,違約可能飆升。
據彭博社報導,全球市值最大放款機構中國工商銀行(工銀)香港上市股票,上週五在香港的預估本益比達5.3倍。據彭博訪查17名分析師預估均值,該銀行今年獲利上看410億美元;相比之下,位於舊金山的富國銀行淨利預估值為200億美元,股價本益比為11倍。
大陸爆發錢荒,投資者對中國銀行幻滅,反映出他們擔憂中共當局打擊影子銀行和引導新增借貸來刺激經濟生產力,而非償還舊貸款的行動,將損害企業盈利,並觸發壞帳飆升。中共主席習近平上週也暗示,將容許成長趨緩。
桑福德柏恩斯坦公司(Sanford C. Bernstein & Co.)駐香港分析師沃納(Mike Werner)表示:「銀行業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投資者必須體認到,更多的市場紀律將施加給銀行。」
中資銀行股集體重挫
工銀與另外3家大陸銀行業者--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香港掛牌股票上月平均挫跌12%,今年來漲幅悉數回吐,表現比今年來累跌7.1%的香港恆生指數更糟。
隨著不利傳聞困擾下,在港上市的中國銀行股2日遭「洗倉」,市值單日蒸發逾775億元港幣(逾新台幣3,000億);3日中資金融股依舊普跌拖累股市。
金融體系「級聯效應」
彭博社報導,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Eswar Prasad指,中共決策者擔憂隨著經濟放緩,那些依靠「廉價信貸」過活的大型借款人將開始違約,這反過來恐造成金融體系「級聯效應」(放大效應),造成巨大漏洞。
巴克萊銀行分析師顏湄之在上月的客戶報告提到,銀行間借貸成本在下半年將高於上半年,因銀行可能不願意互相拆款。
不良貸款連六季攀升
報導指,經濟急劇的放緩可能觸發破產和違約。截至第一季,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連六季攀升,較去年同季增加20%,達860億美元,占總借貸額度0.96%。
而中國今年前5個月總融資量飆升50%,達創紀錄的1.5兆美元。這些資金中有1/3進入了委託貸款、信託貸款及票據領域,這些領域與地下錢莊被稱之為影子銀行。
影子貸款之所以能在中國盛行,是因中國有97%(4,200萬家)小企業無法獲得正規的銀行貸款,同時儲戶又想得到高於銀行存款利率的投資回報。摩根大通估計,中國影子銀行業總規模恐達36兆元人民幣,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69%。
報導指,影子銀行擴張以及機構作出更高槓桿的投資,讓全球投資者遠離中國銀行股。工銀的市盈率從2007年末的19暴跌到上週末5.2。
另一方面,中國幾大銀行的盈利占去整個上市公司利潤一半,隨著金融系統風險增加,德意志銀行亞洲董事長蔡亨利認為,中國銀行系統面臨史無前例挑戰。而專家預計,信貸緊縮,貸款增長放緩將進一步拖累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