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陷轉型陣痛期 台產業須升級應變
中國人民銀行再次調降存款準備金率,大陸經濟前景蒙陰影,但有學者認為,此舉是「短空長多」,是調結構的必經之痛;也有學者認為,兩岸資金往來密切,面對大陸總體經濟放緩,資金動盪風險可能更加劇。無論如何,專家均呼籲,面對大陸經濟變局,與大陸經貿關係緊密的台灣需要從產業升級轉型來應變。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從20日起,全面下調各類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同時定向降準部分,農村金融機構額外降低存準率1個百分點,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額外降低2個百分點,符合特定條件的商業銀行可額外降低0.5個百分點。
據中央社報導,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高仙桂表示,中國大陸正在經歷「調結構」與「穩增長」陣痛期,為解決產能過剩而暫時犧牲經濟成長,縮減貸款成數來維持總體經濟的成長,同時大陸必須設法解決房地產泡沫化問題。
大陸總體經濟表現趨緩
高仙桂認為,中國大陸把調降存款準備金率作為促進放款的金融工具,是「短空長多」,也是調結構的必經之痛,由降準4碼的動作來看,顯示大陸面臨產能過剩問題,因此急於爭取轉型前的緩衝期,但也可看出大陸總體經濟表現的確趨緩。
中國大陸為了「穩增長」,期望讓經濟成長回歸到制度面,高仙桂舉例說,之前地方政府放權租稅優惠給外資,現在都由大陸中央政府收回。
台灣與大陸互動頻繁,在經貿關係上,高仙桂指出,由於投資條件轉變,大陸不再具有工資低廉的優勢,相對影響台灣投資力道與出口成長。
高仙桂認為,企業回到台灣投資,產業要提升競爭力並轉型升級,與大陸做出區隔,且台商在變動環境中應變能力強,在金融面透過風險控管,加上台灣自身外匯存底高、無外債優勢,應該可以抵擋熱錢帶來的動盪。
政治大學金融系兼任教授殷乃平則認為,中國大陸政府希望定向寬鬆的政策,同時要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也促進中國大陸產業轉型升級。
陸產業轉型陷青黃不接
殷乃平同時指出,大陸面臨一些產業轉型上的困境,目前正處在青黃不接階段,經濟結構改革也在進行,面臨「舊的淘汰,新的尚未建立」狀態。
殷乃平說,加上大陸民間利率太高,資金面緊迫,為讓產業紓困,大陸央行角色就是因應過渡期,讓面臨重整的產業順利過關。
至於兩岸資金往來,金融面開始出現壞帳,台灣的銀行到中國大陸設分行,拚命對陸企放款,當經濟開始下行,必須要注意風險增加問題。
殷乃平認為,面對大陸總體經濟放緩,之前以中國大陸基金或債券的金融商品,多少會有風險,且中國大陸金融市場被迫開放,以及人民幣國際化後,資金動盪風險可能更加劇。
台灣產業對外重心在兩岸市場,殷乃平認為,當消費力道減弱,相對影響出口成長,更會衝擊在陸台商;除資金往來,當大陸經濟開始出問題,陸客觀光潮可能降低,也會影響台灣服務業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