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苦難可帶來補償
面對苦難,有的怨天尤人,消極沉淪;有的迎難而上積極進取。透過苦難,可知人之意志和人生態度,故善待苦難,是智者的選擇。
佛家有言,無常就是苦。在充滿矛盾的世界裡,「無常」乃為正常,那「有常」反而不正常了。漫漫人生旅途上,與人相伴的,並非都是鮮花和掌聲,往往也會有意想不到的痛苦和災禍。不管是名人、凡人,「待遇」太多是相等的。有人逃避敵人的追捕,防備朋友的暗箭,忍受病痛的折磨……面對這種種苦難,有的是堅毅、樂觀、進取,絕不讓悲觀、絕望走近身邊。直至死亡將至,也是笑對死亡,這笑是充滿信心的大智大勇,發自內心的笑。
「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透過這些話語,面對積極樂觀的心態,仲尼困于陳蔡仍不氣餒;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面對苦難從不感傷悲觀的精神,歷數千年的積奠,乃中華民族的性格也。
文章憎命運,是在許多人身上應驗了的。曹雪芹倘若錦衣玉食,而非「舉家食粥酒常賒」《紅樓夢》怕是難以問世的;范仲淹若不是因言變革而遭貶,再臨岳陽樓十次,怕也難寫出千古絕唱《岳陽樓記》。
苦難會促成傳世之作問世,會帶來意外的「補償」。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豈不應該感謝苦難、善待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