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眾覺醒 對抗審查制度

儘管越來越多的鎮壓,在中國仍有許多獨立媒體努力出版禁書、製播真實的中國新聞。圖為澳洲華人抗議中共審查制度。(Getty Images)
儘管越來越多的鎮壓,在中國仍有許多獨立媒體努力出版禁書、製播真實的中國新聞。圖為澳洲華人抗議中共審查制度。(Getty Images)

【記者吳達/編譯】

印度出生的知名英國作家薩爾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4月在《紐約時報》發表〈凋謝的道德勇氣?〉(Whither Moral Courage?)一文,直指在現今混亂的時代,人們對道德勇氣的認知已模糊不清,分不清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肢體上的勇氣較諸心靈上的道德勇氣更易受到人們的頌揚。世人讚揚波士頓爆炸案現場協助受害者的勇士、由前線返回家園的軍人、或者克服重大疾病的病患;但政治上道德勇氣卻非常少見,例如,緬甸的翁山蘇姬,另一方面政治人物也難再出現另一個甘地或林肯。

黑白不分的時代

文章說,當今的世人對於那些採取行動對抗濫權或教條統治的人們,反而抱持質疑的立場。過去並非如此。早年很多作家及知識分子勇於對抗共產主義,如索忍尼辛、薩哈羅夫、約瑟夫曼德爾斯坦等。而1989年天安門事件中一名不畏生死站在坦克車前方的中國男子,更是成為全球的勇氣表率。

現在則是今非昔比,中國的「坦克勇士」已幾乎為人所遺忘,而那些在1989年天安門大屠殺事件中為爭取自由而失去生命的勇士,則不停地被中國共產黨扣上「反革命分子」的帽子,根本就是模糊與混淆人們對於「勇者」的認知與判斷。

拉什迪說,中共對付異議分子如艾未未等,最常使用的技倆是誣指他們犯下「顛覆」或者逃稅的罪名,企圖使人們看不到他們對抗專制政權的勇氣。

拉什迪說,在這種黑白不分的時代,若要支持藝術家、知識分子以及個人應有的權利,就應勇敢面對公眾,打破籓籬及承擔必要的風險,並且有時候必須改變我們對世界的看法。

堅持道德的勇氣

他認為做法很簡單,只要一再強調道德勇氣的重要性,並且致力確保世人不再盲目,且能正確地看到那些遭受鎮壓但仍站在前線爭取自由的勇者的作為。

拉什迪5月3日出席國際筆會發表的〈民主報告〉前,接受《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的訪問,特別就中共的審查制度、中國的文學、以及中國異議分子的道德勇氣,表達他的看法。

他認為像中共這樣的專制政權向來是害怕文學的,所以竭盡所能地壓抑民眾,阻止他們看到真實的世界;而作家則是相反,致力於寫作使讀者認清世界,因此兩者是對立的。

針對去年拉什迪批評中國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是一個「懦夫」的問題。拉什迪說,他並不是在批評莫言沒有反對中共的審查制度,而是指出問題在於莫言反過來支持審查制度。

壓不住的自由心聲

拉什迪認為,整體而言全球的審查制度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更糟了。不過根據《民主報告》,世人有更多的工具抵制審查。例如,在中國,雖然有更多的恣意逮捕、單獨監禁和軟禁藝術家、以及限制文學及表達自由的情況,但同時中國民眾尋求各類渠道表達意見的意願也相對增長。

因此儘管有越來越多的鎮壓,在中國仍有許多獨立的、非國有的出版社努力出版禁書,此外有更多的中國民眾願意在網站上傳不被中共允許的內容。

拉什迪表示,他喜歡中國的文學以及電影,但另一方面他的作品卻無法在中國出版,中共官方只說不准出版,沒有給任何理由,至今仍是謎。

對於國際筆會出版的〈民主報告〉,拉什迪說,這本報告打動他的是中國民眾對抗審查制度的意願,這是他前所未知的事,特別是對於中共的審查制度,中國民眾已不再是處於冷漠與失敗主義的氛圍,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對抗。◇

延伸閱讀
巨火網站計畫推倒中共防火牆
2015年04月01日 | 9年前
拒中共審查 美作家棄中國出書
2014年05月21日 | 10年前
審查制如腳鐐 中國導演舞不起來
2014年02月21日 | 10年前
緬甸廢除出版物審查 引熱議
2012年08月21日 | 12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