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貼媽媽的雙手 揮去惱人的濕疹
春夏季是濕疹好發季節,許多媽媽在此時都被濕疹所苦,因此兒女們在看到媽媽辛苦做家事的同時,也應該體貼那雙歷經風霜的手,減少媽媽濕疹復發的風險。
一名45歲女性,四肢經常長出水泡,局部紅腫搔癢甚,特別在手指末梢部分,遇天氣季節變化或夏季天熱時,發作得更加厲害;平時遇水或洗碗後,也是症狀加重,接受西醫外用藥治療仍反覆未癒,因此前往中醫求診。經中醫給予健脾、清利濕熱、祛風等中藥調理一個月,再配合飲食調理後,四肢水泡樣丘疹發作搔癢頻率及程度大幅減少,即使再遇天氣變化,也不再復發嚴重。
產生濕疹的原因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婦科主治醫師陳怡如說,濕疹是春、夏最常見的一種多發皮膚炎症,症狀特點為局部丘疹、滲出物、紅腫亦伴有結痂、剝落、起泡、開裂、出血或滲血,且經常反覆遷延。目前確切成因仍不明,一部分來自內在因素,如遺傳、飲食不當、精神緊張、失眠等,一部分來自外在因素,如氣候改變、日光、乾燥、動物皮毛、植物、化學物質等。
從中醫角度而言,濕疹稱為濕瘡、浸淫瘡、血風瘡等,並對不同部位的濕疹進行形象闡述,如對耳部的濕疹稱為旋耳瘡、陰囊濕疹稱為繡球風、手部濕疹稱為鵝掌風。病因與「濕」、「風」、「熱」有關,誘因包括先天體質虛弱或遺傳自父母,而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喜食冰涼、甜膩食物會導致脾胃損傷,運化水分不佳造成「內濕」體質,若再加上氣候轉為濕熱,或因生活環境中的化學物質刺激皮膚導致「內外濕」相合而誘發濕疹,由於特色是重濁、趨下、黏膩留著難去,因此反覆不癒。濕鬱久了則容易化熱,表現為皮膚焮紅、灼熱、發斑、發疹等症狀。「風」的特色是來得快,去得也快,故搔癢症狀中醫視為風邪。
中醫治療濕疹
中醫在治療濕疹上,急性期表現為皮膚潮紅熱腫脹,繼而紅疹成片或水疱密集,有滲出液,劇烈搔癢,此時重點在祛風利濕、清熱止癢,常用方如消風散、龍膽瀉肝湯。亞急性期時,潮紅多較輕,水腫明顯,搔癢抓破後的糜爛滲出液較多,此時多著重在祛風健脾利濕,方用除濕胃苓湯、薏苡仁湯等。
當進入慢性期時,皮膚表現粗糙肥厚,有明顯搔癢,表面可有抓痕、血痂、苔癬化及色素沉著,如富貴手多呈現此種狀態,此時應著重滋陰、養血、祛風或活絡氣血,方多用當歸飲子、當歸四逆湯等。
以長期而言,最重要的是脾胃調理,才能避免濕邪纏綿不去與反覆發作。陳怡如提出,平常食療上可多食用薏苡仁、紅豆、山藥、芡實、綠豆、冬瓜等健脾利濕食材所做成的藥膳。在外用藥上可用馬齒莧50g、黃柏30g、苦參30g、地榆30g、地膚子15g煮水,加入30~40℃水浸浴15分鐘,具有歛濕止癢、殺菌、抗過敏等功效,此方式適用於以皮膚滲出為主要表現的急性、亞急性濕疹,但不適合苔癬樣變的慢性濕疹。
至於富貴手的患者,陳怡如建議,在睡前將雙手塗上薄薄一層凡士林,戴上棉布手套,以加強保濕潤澤效果,同時在飲食上亦可多加強一些滋陰養血食材,如芝麻、枸杞、白木耳、黑木耳等。
陳怡如提醒,日常生活上也應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如油漆、洗潔精、橡膠等,
若必要時可先戴上棉質手套,再戴上橡皮手套或其他材質的手套做事;要避免熱水沖洗患部,減少搔抓;另一方面還要避免過度熬夜、過度精神緊張及疲勞,並做適度運動,增加免疫力,如能再同時配合中醫藥物調整,則可讓濕疹不再復發。
*濕疹患者飲食注意事項
1. 少吃寒性食物、冰涼飲品、過甜食物、過於油膩、辛辣、炸物等食物,這些食物會影響脾胃運化,長期食用容易生濕。
2. 少吃燥熱性質食物(如胡椒、薑、蔥、蒜、洋蔥)、刺激性的食物(如濃茶、咖啡、酒等),以及麻油雞、十全大補湯、人參等補品,這些食物會引發體內的熱與濕結合,加重炎症反應。
3. 少食不新鮮或容易過敏的食物、花粉、食品添加物、防腐劑等,以免引起濕疹復發或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