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去年天災致全球3千2百萬人失家園
挪威難民理事會國內流離失所問題監測中心(NRCIDMC)近日的報告指出,去年全球因災難被迫逃離家園人口超過3,200萬,幾乎是2011年的2倍,其中多數災難為洪水、風暴和地震等自然災害,逾98%逃離家園人口為亞洲和非洲等發展中國家。
據《多倫多星報》報導,安省倫敦西部大學環境與可持續性中心研究主管麥克賓(Gordon McBean)表示,他對這一驚人數據不覺得奇怪,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不是小事,3,200萬就足以說明天氣變化帶來的人類成本。
數據顯示,去年災害天氣幾乎橫掃地球每個角落,例如:印度東北部和奈及利亞大部份地區的特大洪水迫使近1,300萬人逃離家園,占全球災難人口41%;菲律賓颱風和洪水使近200萬人口無家可歸;俄羅斯和西班牙的洪水和山火迫使人們逃離家園等;美國也未倖免於自然災害的襲擊,桑迪颶風導致77.5萬人失去家園。
皇后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院主管瓦比(Warren Mabee)表示,去年因為自然災害喪失家園人口最多的前5個國家分別是中國、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和奈及利亞,其人口都呈現爆炸式增長,土地都開發至盡,不像加拿大草原省的土地遼闊,但是人為開發不大,影響很小。
報告顯示,許多人失去家園後多次搬遷,多數待在國內,從鄉村搬至小鎮,再從小鎮搬到大城市。未來這種背井離鄉的風險只會上升。紅十字會去年10月也表示,氣候變化推動了被動遷徙,背井離鄉人口還會上升。
報告還表示,儘管科技發達可以讓更多人提前逃離家園,但是,背井離鄉人口卻越來越多,更多人易受自然災害襲擊,淪落為弱勢人群,氣候變化預計會影響未來幾十年的極端天氣頻率和強度。
儘管報告呼籲政府要加大力度防禦和做好災害天氣導致的流離失所,但瓦比說,現在很多救災工作都主要依靠聯合國,人們需要想出更多辦法進行救援。
多倫多大學國際人權與移民學教授麥克林(Audrey Macklin)表示,多數流離失所的人並不想移民美國或加拿大,只想留在自己的家園,有乾淨的飲用水和安全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