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樹是城市的資產

一個社會如何對待環境和歷史,可以反應文化和美學涵養的程度。圖為巴黎最資深的居民已經歷滄桑412年的洋槐樹。(王薰雅)
一個社會如何對待環境和歷史,可以反應文化和美學涵養的程度。圖為巴黎最資深的居民已經歷滄桑412年的洋槐樹。(王薰雅)

⊙王薰雅

人了不起在一個城市活個百年,巴黎最資深的居民已經歷滄桑412年──它是一棵洋槐樹,種在一座古老教堂邊,和巴黎聖母院隔著塞納河對望。11公尺高、胸圍3.5公尺的身驅已歪斜,靠在一座水泥支板上,但依然青春,年年枝葉茂盛。腳邊坐了來來去去的人群,它無聲地陪伴情侶低語依偎、旅人歇腳發呆……。

這棵洋槐樹身世顯赫,西元1601年,亨利四世國王的御用園藝家Jean Robin從中南美洲引入法國。這算是巴黎的小祕密,不是所有的市民都知道,更別提近在眼前的觀光蟻族。但這就是巴黎迷人的原因之一,各種歷史典故和美景藏在不經意之間,靜靜地等待有心人發現體會。

在這個每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萬的高密度古城,各種現代社會的活動並沒有停止。在有限的空間中,究竟老樹們如何被保留下來?從巴黎的都市發展史來看,有計畫地植樹,可追溯到1597年亨利四世統治時期,成排樹木沿路栽植於這條緊依塞納河的道路上,形成林蔭大道,其秩序形式美和戲劇化的透視景觀,形塑了巴黎的都市風貌,並且區隔了人行步道和交通工具。大家可以想像一幅畫面:仕女撐著手工製洋傘,穿著美麗蓬裙沿著林蔭大道款款漫步。而到了現代社會,林蔭環抱的步道,已緊緊和市民生活結合一起。 

1855年巴黎首次統計市區大道上的行道樹,當時已超過3萬8千棵。到了19世紀末,增加到8萬8千棵。也就是說,樹木的數量並未隨著人口增加和都市擴張而減少。這個有趣的現象持續至今,行道樹的戶口名簿上,已有超過10萬個家族成員。反觀台灣的都市發展,道路開闢愈大愈多,樹木和人行道卻跟著消失。 

巴黎的老樹也許較有機會躲過人禍,卻不一定避得了天災、病蟲害等威脅。巴黎市政府綠地與環境局,每年為所有的樹木進行健康檢查。列入重要樹木清單中的老樹,被視為自然遺產,有一套保護章程維護管理這些珍貴的資深市民。和文化資產一樣,遴選重要老樹也有幾項準則,包括美感、歷史和稀有性。巴黎市總計有60株,最老的就是前述的洋槐,最年輕的是植於1945年的銀椴木,入選是因為當時為了慶祝巴黎脫離德軍占領而種了這棵樹。市政府製作了一份老樹地圖,市民可按圖索驥拜訪老朋友。 

一個社會如何對待環境和歷史,可以反映文化和美學涵養的程度。純粹工具思考而欠缺視野和思想,只會造出人工化而膚淺的都市。寫到這裡,突然浮現一首兒時旋律 :《種樹歌》:「樹呀!樹呀!我把你種下,不怕風雨快點長大,長著綠的葉,開著紅的花,鳥來作窩,猴子來爬,我也來玩耍!」

台灣的小朋友還有多少老樹可陪伴他們長大呢?(受限篇幅文有刪節)──轉自「新頭殼」(原標題為:巴黎的老樹們)◇

延伸閱讀
巴黎最美巴洛克建築 聖恩谷教堂
2015年03月22日 | 9年前
老樹十行
2015年01月15日 | 9年前
巴黎恐襲案情擴大 再公布2嫌犯
2015年01月16日 | 9年前
我們是不是查理? (下)
2015年01月14日 | 9年前
我們是不是查理? (上)
2015年01月14日 | 9年前
法國恐襲案:女嫌犯住所被搜
2015年01月11日 | 9年前
法東部大雪封路 上萬車進退不得
2014年12月28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