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牛頓遇見巴哈!
科學與音樂,這兩個領域在一般人眼中是風馬牛不相及,甚至對立的,若兩者碰上了,會激發出什麼火花呢?
您是否也覺得:科學是理性的,音樂是感性的;科學由左腦主司,而音樂則由右腦掌控;二者在文明上帶給人類的衝擊亦大相逕庭?這樣的認識,也許是一般人的成見。回顧科學史、音樂史的記載和學術文獻,這個想法也不盡然是正確的。
舉例來說,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擁有卓越地小提琴造詣,他曾數度公開表示,自己的智慧有一部分是來自音樂的薰陶。他習慣在計算方程式時,藉著演奏小提琴,幫助思考。愛因斯坦與另一位物理學巨擘,音樂天賦極高的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聯袂演出二重奏,成為科學史上的一段佳話。
此外,你或許不知道,巴哈的《賦格藝術》(Die Kunst der Fuge, BWV 1080年)其實是一連串精密的計算嗎?哈佛大學音樂教授沃夫(Christoph Wolff)提到,巴哈的十二平均律與大小調系統,以層次分明的「微積分定律」,展現階梯與極限式的旋律與節奏格式,確立了音樂規範,這極可能是受到牛頓數學及力學概念的影響。因此將巴哈媲美為音樂界的牛頓。
牛頓與巴哈這兩個偉大身影的相互輝映,足以讓我們見證人類智慧在文明進展中的交融。科學與人文藝術兩個領域即便詮釋萬物風貌的方式不同,然基本精神卻是相同的。音樂,除了眾所周知的感性之外,也有其科學的一面。舉凡最基本的聲音,還有樂音的產生、傳送和納聽,甚至於複雜的樂理,都與科學息息相關。再拿演奏來說,從演奏者到聆聽者,包括了音樂演奏、樂器發聲、聲音傳送、音訊納聽、聆聽感受等幾個過程。其中,除了音樂演奏屬於演奏者的詮釋和演奏技巧以及聆聽者的感受是屬於感性驅動的,其餘都是屬於科學與工程的:樂器的發音是由演奏者提供的動能藉樂器的發聲體轉換成聲波,再經樂器的共鳴結構的調化所得的。
為了推動音樂文藝,國際沛思文教基金會在今年邀請一流的國際師資陣容,舉辦國內首創的國際科學音樂菁英營,期望促進學生們對科學與音樂的了解,以提高樂器演奏技巧、拓廣對音樂的視野、激發對音樂的探討、推廣音樂對人類的應用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