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斷奶 讓自由港蒙羞
香港政府實施新修訂的〈進出口規例〉,對離境人士所攜帶的出境奶粉數量進行限制,每人不能超過兩罐;而且,攜奶粉出境的人,也只限於年滿16歲以上的,違反者可罰款50萬元甚至監禁兩年。
這個前所未有、令人震驚的舉動,是對香港在世界上得以立足的、自由市場和自由企業精神的摧殘;也意味著在中國大陸的陰影之下,香港離真正的、曾經可以引以為榮的自由港的地位,正漸行漸遠。
針對中國人的奶粉限制
香港限制奶粉出境,針對的當然是中國大陸人,這反映了大陸人和港人最新的矛盾和對立。美國從去年年中,沃爾瑪等連鎖超市開始限制每次顧客只能購買5至12盒奶粉,因為許多生活在美國的華人為大陸親友整箱的購買,會在瞬間掃空超市的貨架,為其他消費者帶來不便,擾亂市場秩序。
德國、荷蘭、澳洲、紐西蘭的奶粉限購,也都是同樣的原因,也都採取了類似的舉措。所有這些正常國家的做法,都是民間的,是商家的自我調節,不屬於政府的行為。他們都沒有像香港這樣通過修改法規,來強制性地干預市場的奶粉購銷。
限制出口非常不明智
限制出口是非常不明智的,香港政府的做法,非常罕見,可以說是一種短視而愚蠢的舉動。這樣自行束縛手腳的政策,與香港自由港的地位不符,也讓自由港的歷史蒙羞。
香港作為自由港,人們可以自由進行貨物的裝卸搬運、轉口加工和長期儲存。自由港內的貨物可免徵關稅,也不須要經由海關人員的檢查。
在正常國家,政府都力圖破除一切對出口的限制。美國法律甚至規定所有的出口,對所有的物品,政府都不得徵稅,美國只對進口產品徵稅,徵收出口稅是非法的。
如何保護香港居民的利益
香港是世界上最擁擠的城市之一,也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地方,每個育齡婦女只生0.9個嬰兒,遠遠低於須要保持人口替換的2.1個嬰兒的水平。710多萬港人中,每年出生的嬰兒只有區區的9萬人,其中還有一半是大陸婦女在香港生的。
如果是為了保護港人的利益,保證育兒家庭能買到奶粉,港府大可採用其他辦法,而不必對出境奶粉的數量進行限制。讓市場調節,是最好的辦法。
澳門採取的優先接受澳門居民登記購買奶粉,以此保證本地居民可以購買到奶粉,就完全可以解決大陸客搶購帶來的問題,這比港府政治干預的措施要高明許多。
奶粉危機根源在中國大陸
香港的奶粉危機,真正的解決之道,必須從大陸著手。但對港人來說更嚴重的問題是,「斷奶」只是政治干預經濟的第一步。下一步呢?如果政府可以干預奶粉,以後也可能可以干預書籍和報刊對中國大陸的出口,干預香港的自由思想對大陸的滲透。
港府自身,可能由於干預的「成功」而得到鼓勵,開始效法中南海的強力手腕,也在行為上越來越像「北大人」。如果那樣,就是港人的夢魘開始了。香港的「一國兩制」從開始實施起,就遭到中共的踐踏。
從美國神韻藝術團演出在香港受阻,到法輪功學員的權益屢受中共代理人的騷擾,到香港普選遲遲不能推進,中共政治干預的陰影無處不在。
中國號稱「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食品安全搞不好,環境問題搞不好,廁所問題解決不了,現在連嬰兒的奶粉也搞不定,實在令人唏噓。
香港應該做的,不是限制奶粉出口中國,不是間接幫助中國那些失去信譽的不良廠商,而是加大出口的力度,並對北京施壓,讓北京放開奶粉進口,讓中國那些不誠實、不道德的奶粉企業倒閉,讓中國的兒童吃上幾年的進口奶粉,渡過難關。──本文轉自 新紀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