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汙染瓦解「特供」安全感 ──解讀中國生態系統中的等級差別(下)

中國河川污染嚴重,圖為環保人員在清理貴州省貴陽市遭工業污染的河流。(Getty Images)
中國河川污染嚴重,圖為環保人員在清理貴州省貴陽市遭工業污染的河流。(Getty Images)

⊙何清漣

特供密碼:權力與放棄政府責任

空氣汙染面前人人平等,但此前中國特權階層卻愚妄地認為:憑藉食品與飲用水特供,可為自身構築食品安全的隔離網,因此中國產生一個頗有「中國特色」的問題:環境產品供給的等級差別。

中國的食品特供系統其實是中央政府率先垂範建立起來的。說起來,這一「國家機密」的曝光還是「三鹿奶粉」惹的禍。

2008年北京奧運前幾個月,「三鹿毒奶粉」事件曝光,由此牽出奶製品家族的質量安全問題,最後追溯到飼料與土地汙染問題。

一篇「祝詠蘭主任在中央國家機關特供產品授牌儀式上的講話」的截圖廣泛傳播於海內外中文網站,部分中國人從此知道,儘管食品安全已經成為社會公害,但政府部門不是想從源頭上解決食品安全問題,而是在2005年開始,在全國各地開辦了數百個為中央 94個部委提供各類食品的專業養殖基地。

此舉意在為中央部委編織一道食品安全防護網,從此對食品安全的監管更是流於形式。面對網路輿論洶湧而來的指責,國務院辦公室出面「闢謠」,稱該機關無特供商品中心,也無祝詠蘭這個人,無奈少有人相信。

於是各地省級政府部門、大型國企、金融機構,以及有實力的民營企業、上市公司等紛紛仿效,花費大量金錢在城郊租上大小不等的土地,形成自供食品基地。家有一小塊地的別墅主人也開始種菜自給。各地房地產商從「蔬菜自供基地」遍地開花這一社會現象中獲得「靈感」,都競相打出「買房贈菜地」的廣告。

重度汙染面前人人平等

概言之,從2005年開始,中國食品蔬菜供應市場經歷了兩輪分割。第一輪是中央政府用權力分割,國務院通過掌握「國家機密」的機會,了解到全國哪些地方尚未汙染,適宜作食品供應基地,先行圈占;第二輪是權力與金錢共同作用,再次分割第一輪未曾分割的、受汙染程度相對較輕的地塊。

但參與二次分割的機構與人物,在權力圈中位置相對次要,所獲訊息也未必完全,這種分割的自我安慰成分稍重,算是聊勝於無。

絕大多數中產階級、城市貧民與農民,基本上只能享用在汙染土地上、用汙染水澆灌出來的農副產品及畜產品。中產階級與後兩類人的唯一區別是能夠花錢買純淨水食用。

但中國特色的這種特供其實是自欺欺人,因為水、土壤(水分)與空氣是個自循環系統,輕度甚至中度汙染狀態下,特供系統可保一定程度的安全。等酸雨、霧霾等都成為環境生態的一部分,在這種汙染危害面前就人人平等了,且不說呼吸的空氣人人一樣,那特供食品蔬菜原來也是用汙染的水澆出來的!

今年以來,空氣與水的汙染資料等公布,當人人都呼吸著嚴重汙染的空氣,看到「有研究顯示,每分鐘有6人被診斷患癌,每年因癌症死亡人數逾140萬,發病率最高的分別是食道癌、肝癌、直腸癌、胃癌和肺癌五大類」時,早就在住房與辦公室安上空氣淨化器的特權階層那因特供帶來的安全信心大概也會被摧毀:誰敢說癌症不會光顧高官及其家屬?最樂觀的結果無非是,窮人發病率高,治不起;當官的發病率相對低,公費醫療保證他們能多活上幾年。

中國政府官員為了政績、為了尋租,多年來放棄監管責任、與汙染企業同謀,導致中國山河盡汙。然後絞盡腦汁為自身圈地「特供」謀求食品安全,以避汙染之禍。沒想到在汙染空氣及其致癌後果面前人人平等。在中國這個一切皆有等級的社會裡,為汙染付出生命的代價,或許是「平等程度」相對最高的一個領域。(全文完)──轉載自美國之音◇

延伸閱讀
中國特色的捐款經濟學(下)
2013年05月03日 | 11年前
中國特色的捐款經濟學(上)
2013年05月01日 | 1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