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輪狀病毒

文/鄧宇筑

輪狀病毒(Rotavirus)是嬰幼兒腹瀉的最大元兇,幾乎所有的小孩都曾經感染,但感染後會逐漸產生免疫力,讓後續的感染症狀減輕。輪狀病毒有七種,A、B、C、D、E、F與G,A種為最常見,90%以上的病例都由A種造成。輪狀病毒是透過食物與水傳染,因其會產生腸毒素(enterotoxin),引發腸胃炎,嘔吐腹瀉,有些人甚會腹瀉至脫水而死亡,很多嚴重腹瀉案例就是因為輪狀病毒感染。輪狀病毒不光感染人類,動物,特別是家畜,也會受到感染。以世界性的統計來估量,每年超過五萬人因輪狀病毒感染死亡,兩百萬兒童患重病。治療輪狀病毒感染最重要的還是支持療法,給予口服葡萄糖電解質液,還有疫苗接種可以預防感染。

1998年,輪狀病毒疫苗(Rotavirus vaccine)在美國得以使用於臨床,可以成功預防輪狀病毒A種的嚴重腹瀉高達80%至100%,但疫苗有增加腸套疊的風險。1999年疫苗全部撤回,引發關於疫苗與其安全性的激烈討論,直到2006年才有開發出新的對抗輪狀病毒A種疫苗,且被證明是安全而有效的。

輪狀病毒腸胃炎的症狀包括嘔吐、水瀉、低燒,之前大約會有兩天的潛伏期。嘔吐是最先出現的症狀,隨後就是大量的腹瀉,時間可能持續四到八天,但在這期間就可能造成脫水而死亡。

輪狀病毒的感染是「病從口入」(fecal-oral route),但仍有可能經由呼吸道感染。輪狀病毒在自然環境中頗為穩定,具高度傳染性,且於乾燥表面依舊仍可生存。嬰幼兒的手接觸到受污染的桌面或玩具,再將手放進嘴裡,仍可能受到感染。成人感染後症狀並不明顯,年紀愈小的嬰幼兒症狀愈嚴重。輪狀病毒在台灣、日本、韓國及歐美等國家很少造成嬰幼兒的死亡,卻常是5歲以下幼童急性腸胃炎住院的最主要原因。

輪狀病毒A種傳染的診斷方式是利用糞便做酵素免疫分析法,其他如電子顯微鏡法或是凝膠電泳法,只在實驗室中利用。劇烈的感染症狀,治療中心就是補充水分,可用白開水或是含鹽與糖的水作口服液治療,住院的話就直接打點滴,或是經由鼻胃管給予補充液,一般預後是極佳的,但有少數病患有中樞神經系統的併發症,引發腦炎與腦膜炎。

輪狀病感染高峰在冬季,在熱帶地區國家則是全年都會發生。比較少造成致病案例的輪狀病毒B種,稱為成人腹瀉輪狀病毒(adult diarrhoea rotavirus,ADRV),在各年齡層皆有嚴重腹瀉,大部分感染原因是因為水污染。輪狀病毒B種絕大多數侷限在中國大陸,在其他國家普遍的缺乏對該病毒的免疫力。

目前針對輪狀病毒A種疫苗是由葛蘭素史克製造的「羅特律」(Rotarix®)與默克製造的「輪達停」(RotaTeq®),皆是口服接種,使用減毒疫苗。◇

延伸閱讀
腹瀉血便要小心 延誤治療恐沒命
2015年05月12日 | 9年前
疑食物中毒 北市130位學生腹瀉
2015年04月16日 | 9年前
腹瀉要慎食
2015年02月05日 | 9年前
腸胃炎發威 單週20萬人就醫
2015年02月05日 | 9年前
汙泥乾燥處理 北市年省近4千萬
2014年01月15日 | 10年前
赴韓旅行集體腹瀉 疑韓廚工染諾羅
2014年01月14日 | 10年前
中秋腹瀉多 衛生防病菌
2013年09月17日 | 11年前
寶寶宅在家 輪狀病毒找上門
2013年09月12日 | 11年前
寶寶宅在家 輪狀病毒找上門
2013年09月12日 | 11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