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高峰會 AI科技助力文化突圍

「2025 亞洲新媒體高峰會」24日盛大開幕,文化部長李遠(右2)表示,台灣透過實力,漸漸成為大家羨慕的國家。(NMEA提供)
「2025 亞洲新媒體高峰會」24日盛大開幕,文化部長李遠(右2)表示,台灣透過實力,漸漸成為大家羨慕的國家。(NMEA提供)

【記者戴德蔓/台北報導】

第7屆「2025亞洲新媒體高峰會」11月24日在台北晶華酒店開幕,由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NMEA)主辦,今年以「韌性・突圍」為主題,文化部長李遠表示,台灣透過實力,漸漸成為大家羨慕的國家;數位發展部政務次長侯宜秀說,台灣具備3項突圍優勢,有機會在AI時代「彎道超車」。

「2025亞洲新媒體高峰會」為期2天,規劃超過20場論壇、演講與對談,邀請50多位來自海內外的重量級領袖,共同探討內容創作、商業模式、文化出口與跨域生態鏈等議題。在AI強勢崛起的當下,文化內容如何適應、使用與創作,也成為全場最關注的焦點。

創新實力逐步被國際看見

李遠出席開幕致詞時表示,剛參加完第62屆金馬獎,感受到台灣電影從過去的起伏,到如今金馬獎成為華語電影最高榮譽的變化。他說,台灣長期以來很羨慕韓國、羨慕其他國家超越我們,「但我們漸漸的透過自己的實力、民主制度、技術,開始有希望成為大家羨慕的國家」。他期望透過高峰會集思廣益,為文化部未來政策提供建議。

侯宜秀表示,台灣在AI時代具備3項突圍優勢,包括「多元包容的性格與故事」、「長期累積的創新科技實力」,以及「自由民主的土地讓大家能自由創作」。她說,這三項優勢加在一起,讓她對台灣未來的內容創作「抱有非常大的期待」,也認為台灣有機會在AI時代「彎道超車」。

文化部政務次長、文策院董事長王時思則指出,不只是台灣,全球新媒體營運模式都正面臨劇烈轉移,尤其AI的快速創新,直接挑戰文化內容創作者的適應、使用與創作能力。她表示,台灣擁有自由、多元的文化內容,加上有實力的科技能力,「兩者相加,就能讓台灣在文化內容上持續被看見」。

台灣韌性本身就是故事原創

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說,回顧台灣百年來的發展,每一個階段都呈現出一種「韌性」,常被認為做不到,最後卻又走過來,「這些韌性的發展本身就是故事」。他也引用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話,「在AI時代還有什麼是不能被AI化的,就是原創內容。」他相信,只要創作者持續書寫台灣的故事,作品一定會非常精采。

NMEA理事長、台灣大哥大新媒體事業副總經理李芃君表示,全球產業變動主要受到三股力道影響,包括地緣政治風險、生成式AI帶來的科技典範轉移,以及氣候與疫情造成的自然挑戰,這些同樣衝擊台灣文化內容產業。她強調,在劇烈變動下,「建立產業韌性不能停留在抽象口號」,真正的關鍵在於推動「多角化」的跨界策略。◇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