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不是特效藥!「四不一要」避免養出超級細菌
每年11月18至24日為「世界抗生素週」,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舉辦衛教講座,藥師講解抗生素的正確使用方式與常見迷思,並強調,養成良好的用藥習慣才能遠離抗藥性威脅,共同守護健康與醫療安全。
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主題為「抗藥OUT! 四不一要Act Now!」,呼籲大眾正視抗生素抗藥性對人類、動植物、環境造成的威脅,更應重視抗生素用藥知識,謹慎、合理的使用,以保持抗生素藥物的功效,減少抗藥性的發生。
桃療藥師指出,抗生素是專門用於治療「細菌感染」的藥物,例如肺炎、膿瘍、尿道感染等,但對於「病毒感染」如感冒或流感並無療效。若在非必要情況下服用抗生素,不僅無法加速康復,反而會破壞體內正常菌叢平衡,削弱免疫系統。
藥師表示,許多民眾誤以為「吃抗生素好得快」,或自行購買、或留用舊藥,這些錯誤觀念與行為無助於病情改善,反而讓細菌逐漸產生抗藥性,使得未來治療更加困難,也增加醫療成本與住院風險。
抗生素「四不一要」使用原則
一、不主動要求醫師開立抗生素。
二、不自行購買抗生素。
三、不服用他人的抗生素。
四、不隨意停藥。
五、要依照醫囑正確使用抗生素。
桃園療養院藥科藥師鄭淑文提醒,唯有正確使用、避免濫用,才能延續藥效、減少「超級細菌」的產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