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flare當機事件 媒體人:突顯台灣數位韌性不足

網路基礎設施公司Cloudflare在18日發生斷線異常,導致多個大型網路平台停擺。(Shutterstock)
網路基礎設施公司Cloudflare在18日發生斷線異常,導致多個大型網路平台停擺。(Shutterstock)

【記者戴德蔓、李言/綜合報導】

處理全球約1/5網路流量的CDN(內容傳遞網路)服務供應商Cloudflare在週二(18日)發生網路連線異常,導致大量網站和網路服務癱瘓,影響全球用戶,甚至連「普發現金登記網站」也出現中斷連線情形。媒體人吳靜怡表示,這次事件暴露出台灣公共數位系統缺乏足夠韌性,政府必須建立備援策略。

Cloudflare說明,此次服務中斷始於美東時間上午6時30分左右,是由一個內部技術錯誤引起,一份自動生成且用於管理潛在安全威脅的設定檔,在運行中變得過於龐大,導致處理多項Cloudflare服務流量的軟體系統崩潰,許多依賴Cloudflare服務加速和安全保護的網站隨即出現「內部伺服器錯誤」。

包括社群媒體X、AI聊天機器人ChatGPT、音樂串流平台Spotify、遊戲《英雄聯盟》,以及部分新聞平台、企業系統等都遭受波及。

Cloudflare表示,「沒有證據表明這是被攻擊,或由惡意活動造成」,用戶資料安全無虞。

目前Cloudflare已全面恢復服務,但在全球服務恢復期間,部分客戶仍可能觀察到錯誤率高於正常水準。Cloudflare表示,將繼續調查此事,並在之後發布更深入的分析報告。

政府須建立備援策略

避免網站服務依賴單一外企

媒體人吳靜怡19日在臉書表示,這次Cloudflare並非遭受外部攻擊,而是內部一個配置檔案過大,造成流量處理系統崩潰。但真正值得警惕的是,全球資訊流量高度集中在少數雲端服務提供者身上的結構風險。一旦出現問題,就會產生連鎖效應,影響全球日常生活與商業運作。

吳靜怡說,台灣身為全球遭受網攻與資訊滲透最密集的國家之一,更不容忽視這種脆弱性。「如果Cloudflare這類事故不是意外,而是被操縱的呢?像是選舉開票當天?」她警告,後果恐怕不只是「卡一下而已」,而是可能引發社會混亂、信任崩盤,甚至被外部勢力利用操弄輿論。

吳靜怡認為,這起全球癱瘓事件再次暴露出台灣公共數位系統缺乏足夠韌性。「單一企業能癱瘓全球,這本身就是結構風險。」她指出,很多台灣網站將流量服務交給國外企業,但政府必須建立備援策略,包括跨雲、跨國、在地化的鏡像系統,讓重大服務具備「國內緊急入口」,必要時能自動切換,不該讓單一國外廠商卡住全台。

吳靜怡也提到,各立委要推動「不在籍投票」之前,是不是要確認台灣已經有足夠資訊技術韌性和環境,足以抵擋任何境外勢力的干擾?Cloudflare的當機不只是一次技術事件,而是一場清楚的示警:在大選、國安事件與社會高度敏感時刻,資訊系統的脆弱性,都可能被放大成政治災難。◇

延伸閱讀
寵物電動車上路遭罰 買家控業者
2025年11月18日 | 2天前
台股重挫691點 今年第7大跌點
2025年11月18日 | 2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