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盟籲保留校事會議 落實改革機制

國教行動聯盟、全國家長團體聯盟18日呼籲保留校事會議機制,落實分流與檢核機制改革。(記者莊璦筠/攝影)
國教行動聯盟、全國家長團體聯盟18日呼籲保留校事會議機制,落實分流與檢核機制改革。(記者莊璦筠/攝影)

【記者莊璦筠/台北報導】

近期教師團體多次呼籲政府正視校園濫訴,主張廢除校事會議制度,教育部預計年底修法,家長團體19日表示,支持修法讓制度更好,呼籲保留校事會議機制,落實分流與檢核機制改革。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表示,根據國家人權委員會委託研究顯示,在2019年校事會議制度出現前,校園師對生暴力案件每年進入調查程序的案件量約900件,不成案比率為46%,而修法之後,每年平均約750件,不成案比率約50%,沒有出現暴增,更談不上全面「濫訴」。

王瀚陽指出,從數據可見,真正的問題並非解決「濫訴」,而應檢討的是分流與協調機制,把明顯不涉及停聘、解聘、不續聘程度的案件,透過親師溝通與學校既有管道解決,校事會議則聚焦處理重大案件,確保學生受教權及身心安全。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記者莊璦筠/攝影)

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簡稱全家盟)榮譽理事長黃正銘表示,校事會議是學生能夠安心學習的最後防線,透過引進外部公正調查,打破「師師相護」文化。

全家盟理事長蕭東原表示,他反對調查小組中有校內教師代表,為杜絕師師相護情形,建議納入調查人才庫成員。

與會的民進黨立委張雅琳則說,校事會議的存在有其必要性,教育部應建立檢核機制,並強化地方政府的專業量能,不一再重複調查。

國教盟與全家盟表示,為兼顧獨立性、效率與正當程序,建議採三段式分工,受理與分流由教育局委任小組判斷,調查由校事會議執行,處分與最終決定仍由教評會依法裁決。希望透過更成熟的獨立制度,把小案擋在前端、把大案辦到澈底。◇

延伸閱讀
寵物電動車上路遭罰 買家控業者
2025年11月18日 | 2天前
台股重挫691點 今年第7大跌點
2025年11月18日 | 2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