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菸有助術後恢復 老菸槍:走路都不再喘
63歲的張先生(化名)在建築工地打拚半輩子,長年以抽菸紓壓,幾乎每天一包從不間斷。母親曾罹患肝癌與子宮頸癌,家族病史讓他始終清楚吸菸的風險,但多次嘗試自行戒菸,總因工作壓力大、戒斷症狀明顯而以失敗收場。今年8月,他參加桃園市「擴大肺癌篩檢計畫」,接受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檢查時,在左上肺葉發現可疑結節,經醫療團隊評估,需盡速安排手術切除,也同步由戒菸團隊介入協助術前戒菸。
部桃戒菸團隊執行長、胸腔內科醫師邱昱棋表示,吸菸者在麻醉與術後恢復階段,因氣道分泌物較多、肺部清除功能較差,較容易出現氧合不良或感染等併發症。許多病人以為「手術前幾天不抽就好」,但其實至少需要四週以上的無菸期,肺功能與血氧供應才能開始改善,讓手術風險明顯下降。
他強調,戒菸不僅與手術安全有關,更直接影響癌症治療成效。研究顯示,早期肺癌患者若持續吸菸,其死亡風險將是戒菸者的兩倍以上,也更容易出現復發或第二原發癌。
張先生過去雖多次戒菸失敗,但在醫師評估下接受口服藥物,同時搭配尼古丁口香糖減輕戒斷不適,終於在手術前四週完全戒除菸品。今年11月,他順利完成肺部手術,恢復情況良好,住院期間呼吸順暢、血氧穩定,出院時更對醫療團隊充滿感謝。他笑說:「戒菸後整個人變得輕鬆許多,連走路都不再喘,面對後續治療也更有底氣。」
部桃肺癌個案管理師江如提醒,吸菸仍是最主要、最可避免的癌症危險因子之一。不僅肺癌,菸害更與口腔癌、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息息相關。
她呼籲,除了拒菸,也要落實健康生活型態,規律運動、均衡飲食,才能真正降低疾病風險。設籍桃園、年滿40歲且符合高風險條件的市民,皆可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肺部檢查,目前服務已造福許多早期肺癌個案。符合資格者可透過「肺癌篩檢預約平台」線上申請、安排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