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詐查詢網3.0上線 打造全民防詐生態系
為強化全民防詐能量,數位發展部11月12日舉辦《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3.0全新改版》記者會,宣布第三代系統正式上線,擴大通報來源並整合AI情資,開啟全民聯防新階段。
數發部長林宜敬在會中表示,打詐是一場「好人與壞人之間不斷的攻防」,政府作為好人一方,要持續封堵各種詐騙管道,「但詐騙集團也會不斷找新的漏洞。」他指出,數發部希望透過「網詐通報查詢網」集結全民力量,只要民眾在Meta、Google或LINE上看到可疑訊息,就能複製網址進入平台查詢,若尚未有人通報,也能立即上傳協助舉報。
林宜敬舉例,若發現冒用名人黃仁勳的詐騙廣告,平台會主動向本人或其秘書確認真偽,確認為詐騙後,系統會即時通知Meta、Google或LINE下架,目前已累積通報超過43萬9千件、下架逾21萬件。 「我們算了一下,下架一則詐騙訊息的成本平均約192元,」他說,未來會持續壓低成本、提高效率,讓防詐機制更即時有效。
八大通報來源聯防 AI預判助攻下架
林宜敬補充,新的3.0版本除了原本的三大通報來源──民眾回報、資安院AI掃描與公眾人物舉報外,新增台灣數位安全發展協會、趨勢科技、Gogolook(走著瞧)、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與地方政府五個新夥伴,「通報來源從三個增加到八個」,並導入AI預判功能,讓夥伴單位可先行分析風險,再由政府人工確認,加快下架速度。
針對媒體詢問是否會與瀏覽器業者合作,林宜敬表示,未來會持續與更多平台串接情資,「詐騙訊息無孔不入,我們希望任何可分享情資的對象都能加入聯防。」
產官民合力打造「防詐生態系」
台灣數位安全發展協會理事長劉彥伯指出,協會雖成立僅三個月,成員來自資安、區塊鏈及多家平台業界高手,這次能參與政府聯防,讓民間高手的能量被整合起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透過聯防機制參與政府協作,結合AI技術與跨域情資,建構「智慧防詐網」,讓專業團隊的情報回報更具系統性與即時性,形成更強大的防詐網路。
趨勢科技台灣區行銷協理陳亭妏表示,「這是台灣情資聯防的元年。」她說,詐騙已是全球災難,趨勢科技將投入20年累積的AI技術與國際經驗,協助建構在地化情資與防詐模型,並持續與數發部深化合作。
走著瞧公司(GogolooK )雲端技術總監池凱琳指出,Gogolook與Whoscall累積的高互動社群情資可即時提供民眾通報,「這股民間力量透過3.0平台,能更快阻斷詐騙。」
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邱家宜也強調,詐騙防制是「光明與黑暗的鬥爭」,查核中心將以新聞與公民團體專業協助政府強化事實驗證,並呼籲政府在上游端加強平台治理與法治框架,「不要等民眾受害後才補救。」
AI防詐成果顯著 新詐騙手法轉向偽冒名人帶貨
數位產業署指出,自去年開放測試以來,平台通報量突破43萬件,確認詐騙逾21萬件,APP下載次數超過4萬。AI分析顯示,「假投資」、「假理財」詐騙案件分別較高峰期下降97%與94%,顯示防詐已有初步成效。不過,詐騙樣態已轉向偽冒名人販售商品的新型態,例如近期「吊車大王」遭AI生成影像冒用販售保健品事件,顯示詐騙手法仍不斷翻新。
林宜敬說,對於AI生成的假影片或廣告,《打詐專法》已有明文規定,若使用AI生成影像卻未標示,將依法要求下架。他補充,Meta等平台的社群規範也要求此類內容需標示,「不論是AI文字或影像詐騙,都能透過通報查詢網舉報並下架。」
新版「網詐查詢網3.0」以「通報更全面、審查更快速、下架更即時、民眾更好用」為核心亮點,並首度納入地方政府警政系統串接,讓報案後可即時通知平台下架詐騙內容。
數發部強調,未來將持續結合AI技術與公私協作,打造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民間的「全民防詐生態系」,讓防詐不再是單一部門的戰鬥,而是一場全社會的守護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