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集團金流涉10銀行 6年通報52次可疑交易

位於柬埔寨金邊的太子國際廣場。右上圖為太子集團董事長陳志。(Tang Chhin Sothy/AFP via Getty Images、紐約東區聯邦檢察官辦公室/大紀元合成)
位於柬埔寨金邊的太子國際廣場。右上圖為太子集團董事長陳志。(Tang Chhin Sothy/AFP via Getty Images、紐約東區聯邦檢察官辦公室/大紀元合成)

【記者侯駿霖、戴德蔓/台北報導】

北檢日前查扣跨國犯罪組織「太子集團」在台45億元資產。朝野立委質疑,跨國詐團在台購置豪宅、超跑,等到美國查扣其資產,台灣監管機關才後知後覺,是否「國家洗防機制失靈」。對此,金管會主委彭金隆12日表示,金管會已啟動專案金檢,涉案銀行有10家,6年可疑交易通報達52次。

「太子集團」涉及全球性的詐騙吸金、洗錢等案,美國上月起訴並制裁太子集團董事長陳志,以及相關個人與實體,制裁名單包括台灣9家公司及3名國人。隨後,台北地檢署扣押太子集團在台不動產18筆、20多輛名車、60個銀行帳戶,合計價值達45億餘元;集團在台重要幹部王昱棠、辜姓女主管等人也被羈押禁見。

立委憂國家洗防機制失靈

民進黨立委李坤城12日在立法院財委會質詢時提到,太子集團在台資產45億元,購買11戶豪宅及29輛超跑,長期利用銀行帳戶轉移資金、購屋未被察覺,恐突顯國家的洗防機制出現疏漏。

彭金隆指出,金管會在10月14日接獲美方制裁訊息,立即要求銀行凍結相關帳戶,並於10月15日啟動專案金檢。他說,初步了解銀行都依規定做大額通報,尚未發現違規情事,後續偵辦須由檢調及執法單位進行,將持續追查。

銀行局長童政彰進一步說明,目前已向10家銀行了解,自太子集團2018年進入台灣後,各金融機構即依規對可疑交易申報,2019年至今共完成52次異常交易通報,相關情資交由調查局分析,再由檢調單位採取行動。他說,金管會已要求涉案銀行全面檢視內控機制。

不過,立委質疑通報機制「有報卻無效」。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說,美國司法部已查扣太子集團鉅額資產,「卻是美方通知後,我方才得知」,他認為金管會反應過慢、監理失靈。

金管會:防制洗錢有「金三角」

國民黨立委林思銘則聚焦於貸款流程,質疑太子集團旗下資本額僅310萬元的公司,如何從銀行貸款2億多元,三間公司共貸款6.5億元?彭金隆表示,經查該貸款並非以不動產為擔保,而是以「大額存單」為抵押品,在銀行風控上屬合規。

面對監理漏洞指控,彭金隆承諾將透過「ABC三面向」檢討整體制度,A是確認銀行內部規定是否確實落實,B是檢視通報義務執行情況,C是強化跨部門合作流程。他說,台灣每日有大量境外資金流入,金管會將持續與高檢署、警調單位協作,強化防堵跨國洗錢。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12日邀金管會主委彭金隆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立法院財政委員會12日邀金管會主委彭金隆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記者宋碧龍/攝影)

童政彰會後受訪時說明,國家防制洗錢有「金三角」體系,包括洗防情資中心、監理機關、執法機關。監理機關除了金管會之外,也包含其他部會,不只是金融機構發現異常要做通報,假設房屋仲介發現有些職務個人可以買到價值5億元的房子,也有申報義務,各行業有疑似洗錢情資要通報到洗防情資中心,再分散給不同執法機關。

立委批AI警示帳戶錯殺率高

民進黨立委王世堅質詢時指出,台灣詐騙猖獗,平均一年受詐金額超過千億,銀行雖引入AI(人工智慧)模型強化辨識警示帳戶,但實際誤判率高達50%,近期許多無辜民眾的戶頭遭到凍結,甚至被要求到原開戶行解凍,引起民怨。

王世堅說,根據金管會資料顯示,2022年警示帳戶為6.6萬戶,2025年1月已飆升至15萬戶,但就立委每天接到的民眾陳情案,受影響戶數恐達上百萬戶。

「準確率不高這件事情一定要改善」,彭金隆回應,金管會將要求銀行朝向分級管理、事前通知,並加速無辜者解凍的速度。

新詐騙手法轉向偽冒名人帶貨

數發部長林宜敬12日宣布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3.0上線。數位產業署指出,自去年開放測試以來,平台通報量突破43萬件,確認詐騙逾21萬件。林宜敬表示,若將經費除以下架的訊息量,平均下架1則訊息的成本約192元,盼將成本繼續往下壓。

AI分析顯示,「假投資、假理財」詐騙案件分別較高峰期下降97%與94%,顯示防詐已有初步成效。不過,詐騙樣態已轉向偽冒名人販售商品的新型態,例如近期「吊車大王」遭AI生成影像冒用販售保健品事件。◇

延伸閱讀
AI RAP平台助攻 台灣產業升級轉型
2025年11月11日 | 3天前
美中AI競爭 晶片之外 關鍵是核能
2025年11月03日 | 11天前
再度超韓 台10月出口首破600億美元
2025年11月07日 | 7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