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4單位培訓無人機操作手 明年納入戰訓驗證
國軍積極建立無人載具戰力,根據國防部最新報告顯示,陸、海、空軍及陸戰隊已建立4個專責訓練機構,軍方近年已陸續獲得6種「監偵型」及4種「攻擊型」無人機。同時根據軍方規劃,無人機專責部隊將於明年下半年納入戰演訓驗證。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6日將邀請國防部長顧立雄,針對「因應無人載具大量投入現今戰場,國軍如何構建無人載具部隊及訓練規劃、裝備籌獲等具體做法」主題,進行報告並備質詢,國防部已將書面報告送至立法院。
國軍報告提到,無人機的運用,其依作戰任務劃分「聯戰、戰術及戰鬥」等三個層級兵、火力運用。「聯戰層級」執行長時間、遠航程之台灣周邊聯合海、空域偵蒐、監視與攻擊任務;「戰術層級」則是戰時執行對敵海上及登陸部隊目標偵蒐及識別,誘使敵艦船團消耗防空飛彈,增加我方反艦飛彈突穿成功公算,以及協力聯合反登陸、濱海及灘岸作戰。
至於「戰鬥層級」,國防部說,採即時偵蒐及識別,延伸原建置武器攻擊及警戒距離,精確標定目標位置,進行即時攻擊,縮短作戰反應時間,以協力遂行濱海、灘岸戰鬥、縱深防禦及持久作戰。
報告提到,國軍現行專責軍種無人機訓練機構有4個,分別為陸軍無人機訓練中心、海軍專長訓練中心、陸戰隊專長訓練中心及空軍航院技訓中心,集中資源於戰術層級實施高階訓練,計有「無人機師資班」等10類擴充訓練量能;另規劃第一、二類監偵型無人機飛行訓練,由部隊師資施訓簽證,擴增三軍部隊無人機基礎戰力。◇











